柴在第6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柴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老罷慵人事,柴門盡日扃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三月十一日不出
- 水舍看罾叟,柴扉飯犢童。 -- 出自明·張掞·村居雜賦(四首)
- 醪至不辭斟,柴扉掩初夕。 -- 出自明·張掞·冬齋積雨感懷
- 小園路口安柴戶,日日山翁手自開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(jī)·南坡
- 茅屋凍將壓,柴門寒自拴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山中即景四首
- 冉冉云生石,柴扉半掩深。 -- 出自宋·鄭鼎夫·山房
- 鄭子藏書處,柴門碧樹灣。 -- 出自宋·鄭耕老·木蘭溪書堂
- 天寒堂上燃柴火,日暖溪東解虱衣。 -- 出自宋·鄭樵·題溪東草堂
- 村翁生長(zhǎng)在柴門,身有丁男犢有孫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(zhǎng)官百詠·城市
- 野人敬上官,柴門莫款延。 -- 出自元·周伯琦·野狐嶺
- 苔徑當(dāng)湖辟,柴門逐水成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客居(三首)
- 我卜山中居,柴門林際開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和陶淵明飲酒(二十首。并序)
- 此時(shí)西澗人,柴門久已扃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夜坐懷孝常
- 老樹依沙岸,柴門上下鄰。 -- 出自元·曹文晦·九月一日清溪道中
- 得魚換了茅柴吃,船放長(zhǎng)江自在 -- 出自元·洪希文·鷓鴣天 漁父
- 早得安心法,柴門豈浪開。 -- 出自明·冰如源·老僧
- 山霧忽深黑,柴門寂不喧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春盡還山中
- 煙蘿寂寂蔭柴扉,路入蒼苔一徑微。 -- 出自明·董紀(jì)·題友人山居
- 百年老樹倚柴門,樵徑蒼蒼野色新。 -- 出自明·豐越人·老樹
- 菽水慚三釜,柴荊寄一身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除夕和邊太常庭實(shí)
- 我家南山中,柴門別經(jīng)久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題蔣廷暉小景
- 村墟寡輪鞅,柴門晝常關(guān)。 -- 出自明·胡儼·擬飲酒效陶淵明(三首)
- 琴樽幾杖靜柴門,抱甕忘機(jī)老灌園。 -- 出自明·居節(jié)·聽雨遣懷二首
- 掃跡千巖里,柴門久不開。 -- 出自明·空室禪師·謝靜中過(guò)訪
- 竹徑風(fēng)時(shí)掃,柴門月自來(lái)。 -- 出自明·藍(lán)仁·挽陳景章
- 陋巷斷人行,柴門不用扃。 -- 出自明·藍(lán)仁·春日
- 桂楫看將近,柴門認(rèn)半開。 -- 出自明·藍(lán)仁·晚浦歸帆
- 炊煙生處是柴關(guān),只隔前溪半里山。 -- 出自明·梁時(shí)·題畫
- 風(fēng)雨行人少,柴門午尚扃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郊居雜興(二首)
- 西行幾日離柴扉,還說(shuō)來(lái)時(shí)燕子飛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喜家僮至
- 草閣經(jīng)秋凈,柴扉近水開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張氏溪亭雜興
- 茶舍鄰孤寺,柴扉閑一溪。 -- 出自·謀[B16J]·答叔山隱君
- 十里到孤村,柴門下夕曛。 -- 出自明·盛鳴世·夜過(guò)凌方弦山齋
- 山客復(fù)何去,柴門故夜開。 -- 出自明·實(shí)印·月夜送弱翁
- 竹院晴時(shí)掃,柴門客去扃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楚童(京山唐氏贈(zèng)二童子,呼為赤砂、白石)
- 揚(yáng)雄寂寞掩柴扉,草得《玄》成鬢若絲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蔣陵兒
- 草茇臨丹壑,柴扉枕碧漣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西庵記事一百韻
- 煙筿不知路,柴扉隱其中。 -- 出自明·唐泰·次陳山人隱處
- 欲倩傳雙淚,柴門到未曾。 -- 出自明·王醇·送仰之上人之廣陵
- 溪路隨花入,柴門傍水開。 -- 出自明·王英·題龍氏龍州書館
- 溪徑斜斜入,柴門側(cè)側(cè)開。 -- 出自明·魏觀·遂安舟中
- 竹徑歸黃犢,柴門度白鷗。 -- 出自明·魏觀·寧國(guó)溪上(四首)
- 泊處堪遙指,柴門生野煙。 -- 出自明·吳鼎芳·歸湖上
- 如過(guò)吾父款柴荊,為言恨不同趨程,終當(dāng)早晚乞歸耕。 -- 出自明·張孟兼·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(qǐng)歸浦江余於先生同里且親
- 泉流一曲繞柴門,屋后園田有路分。 -- 出自明·鄭文康·林東齋居
- 沙徑縈村入,柴門面水開。 -- 出自明·鄭作·過(guò)李氏莊
- 野菜何消種,柴門不要關(guān)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林泉?dú)w隱圖
- 湖光山色映柴扉,茅屋疏籬客到稀。 -- 出自明·朱靜庵·湖曲
- 連朝零雨掩柴關(guān),樹色蒼蒼別院間。 -- 出自明·朱曰藩·涇上西齋書懷寄吳興一庵唐丈
- 頹垣破礎(chǔ)沒(méi)柴荊,故老猶言短李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四望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