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在第3個字的詩句
柴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簾卷柴桑晚,深山俗駕疏。 -- 出自宋·高質齋·秋日溪亭
- 坐看柴門外,日飛車馬塵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楊拱辰韻兼簡馮當可劉韶美
- 生喜柴愚惡鮀佞,封侯豈謂能鉤曲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翁士特借韻見及復答之
- 不見柴桑翁,此意無語言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贈高老
- 平生柴夫子,能事立於獨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韻元章黃岡春雪督二侄詩課
- 地僻柴門靜,人稀草逕荒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秋晚北園
- 吠犬柴門扣未開,滿身風雨立蒼苔。 -- 出自宋·林昉·雨中過周氏山莊
- 閉戶柴車久不巾,但思言行謨書紳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次樊晉山長贄見韻二首
- 不自柴桑記裹來,似傅晨記入天臺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江陰有桃源圖方圓尺許宮室人物如針粟可數相
- 寧甘柴桑餓,不受宋人聘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和陸振之見贈韻
- 地僻柴桑古,人亡松菊存。 -- 出自宋·毛達·題靖節祠堂
- 路改柴門僻,村空石硙鳴。 -- 出自宋·毛直方·野宿
- 石徑柴門屈曲通,拂檐疏竹弄微風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道庵小憩
- 莫詫柴門回俗駕,東風不受庾公塵。 -- 出自宋·邵棠·春山雨中聞笛
- 笑把柴頭書古字,大家來步月黃昏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鳥宿柴門靜,更深別意傾。 -- 出自宋·釋法平·曉上人還浙東
- 撞入柴門扣有麼,趙州用打不防家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問庵
- 草舍柴門僻更幽,何期過客也經由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頌古五首
- 草戶柴門謝子來,躬身下拜笑眉開。 -- 出自宋·釋如本·頌古三十一首
- 只個柴頭煨火種,諸方聿起競開爐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二十五首
- 長掩柴荊避寒暑,猶將談風對風塵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偶成
- 獨立柴荊外,孤吟四望頻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山居即事
- 燒枯柴火煨山芋,拽木羅籠總不知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閑倚柴門看倦,枕肱高臥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六言山居
- 急把柴門深掩,從教小外推敲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六言山居
- 三個柴頭煨品字,與君閒話古叢林。 -- 出自宋·釋師一·偈頌七首
- 不出柴門三月強,亦無詩句答風光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不出
- 寂漠柴桑古祠下,我來無酒酹淵明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斜川道上望廬山三絕
- 拈死柴頭,煨文武火,而起龍宮之烈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無淮和尚贊
- 修竹柴門向山路,晴日滿溪春欲莫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浣紗婦
- 本自柴門靜,誰令種竹喧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兼靜黃壇楊君書室也取錢起柴門兼竹靜之句名
- 莫怪柴門長日掩,俗交正復厭頻頻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正仲次帥初前韻見示數日相訪再次韻酬之
- 何似柴扉終日閉,靜看玉宇一番新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雪中早起偶作
- 倚杖柴門外,蟬聲晚正清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晚望
- 風暖柴荊鳥語幽,麥高麻矮野桑柔。 -- 出自宋·唐人機軸·句
- 所種柴桑五株柳,勝是武陵千樹桃。 -- 出自宋·王景月·桃源行
- 持歸柴桑有茅舍,揭之其間作佳話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昌國秩滿次陳糾祖行韻一首
- 試撥柴煙尋宿火,旋添泉水洗茶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壬戌立冬十朋十一日陪路文周朋攜提祖同訪后
- 長哦柴桑詩,妙香吐云縷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安靜齋詩
- 達哉柴桑翁,心遠地乃偏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心遠堂
- 鶴唳柴門月過墻,梅花如雪滿林香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冬日雜言五首
- 莫道柴門窄,斷無車馬聲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漁村偶題
- 昨夜柴門長半掩,三更敲盡叫歸籠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守歲五首
- 且效柴桑人,寄傲南窗下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宋省齋立秋
- 密掩柴扉盤膝坐,人非人是底須聽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蘭皋自詠
- 靜愛柴門野興幽,杖藜徐步到巖丘。 -- 出自宋·姚孝錫·村居偶成
- 傾茅柴酒和馀粕,彈接{上四下離}巾去薄塺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·和宦叔送往臨川
- 處士柴桑屋,將軍細柳營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次韻潘天英自感
- 誰叩柴門寄我詩,迎門稚子候予歸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次韻蘇巨卿
- 薄暮柴門人影寂,曉風煙樹鳥鳴喧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峽路山行即事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