柔在第6個字的詩句
柔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慈蔭天同廣,柔風律并暄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紀圣詩
- 紺實紛累累,柔柯緩若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草木雜詠五首·櫞
- 媚叢無奈密,柔蔓不勝長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荼蕊花
- 剛或硬而折,柔有弱而仆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江瞻道
- 修蛾顰翠倚柔桑,遙謝春風白面郎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途經敷水
- 尚德曾辭劍,柔兇本舞干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,先寄二十
- 芳草斜陽正柔媚,益知高處不堪登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春興
- 宿麥深藏雉,柔桑遠映人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和御制祀后土
- 漢條靜治洽柔教,老心稽古開神聰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清輝殿觀唐明皇山水石字歌
- 衰柳搖風尚柔軟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鳳棲梧/蝶戀花
- 千載亦何有,柔桑陰滿坡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彥猷在華亭賦十題依韻·吳王獵場
- 平時如坤自柔靜,一旦遇變何方剛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歌晏恭敬平寇偉績
- 嬌橫拂略上柔條,等得鶯眠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燭影搖紅·輦路融晴
- 貧味故自佳,柔蔬雨中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簡劉尉
- 倘令杞柳非柔順,未必杯卷可得為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杞柳
- 類例研究剛柔,壞陵秋思無比擬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繁華影里皆柔弱,密葉交加開閃爍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希夷自變剛柔理,述作縱橫道不窮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乾健為君,坤柔日臣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
- 仁格巨赫,德柔遐荒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
- 坤元光至德,柔訓闡皇風。 -- 出自隋··中宗祀昊天樂章·中宮助祭升壇
- 坤厚載物,德柔垂祉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祭方丘樂章·順和
- 稱文既表溫柔德,示武須成蹈厲容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周宗廟樂舞辭·忠順
- 陌上三月時,柔桑多綠枝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羅敷行
- 衰蕙吊蟋蟀,柔桑喚鸝珝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感舊酬宋軍咨見寄
- 昨夜身手和柔,今晨毛發颼飗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春日六言十二首
- 一團香玉溫柔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清平樂 頃枉維揚,楊師文參議家舞姬絕妙,
- 宿草俄封墓,柔蒲謾裹輪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吳茂新侍郎三首
- 明進離方午,柔生遇已陰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詞·皇帝閣
- 迅晷略兩眼,柔飔搖三毛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暮春即事
- 佳筍如佳人,柔哲飽風致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二佳
- 灞上寒仍在,柔條亦自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途中逢孫輅因得李頻消息
- 緗荷采堪服,柔草持可席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…四十三
- 彼美袁姬兮,柔芳懿懿。 -- 出自宋·柳開·袁姬哀辭
- 浪蕋費收拾,柔條可結揉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次韻夢得見示長篇
- 恰似勻妝指,柔尖帶淺紅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園蔬十詠·子姜
- 春工點綴芳柔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望海潮·云龍雙輔
- 香肌得酒花柔軟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菩薩蠻·翠蛾懶畫妝痕淺
- 錦絲圍腕花柔弱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醉落魄/一斛珠
- 也知文德能柔遠,傳道新恩欲罷征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書南寧驛
- 嫩色含輕雨,柔絲弄早春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春柳
- 青絲茵褥是柔莎,白苧衣裳勝綺羅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到江西省看花次韻(四首)
- 遠思河邊草,柔情陌上桑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扶南曲(四首)
- 晶熒歌袖袂,柔弱舞腰支。 -- 出自宋·李從善·薔薇詩一首十八韻,呈東海侍郎徐鉉
- 正道儀中閫,柔風表六宮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立春內中帖子詞·皇后閣
- 淺夫脫所守,柔顏附炎熱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書感
- 佳人纖手傍柔條,似不忍、輕攀折。 -- 出自宋·韋驤·洛陽春/一落縈
- 淺淡精神,溫柔情性,記我疏狂應痛憐。 -- 出自宋·陳睦·沁園春·小雪初晴
- 蔓草侵山徑,柔荑死樹林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挽李郎中
- 老軀既骯臟,柔態漸斌媚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曉發鄧城和德麟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