柔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柔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妒月魂凄,行云夢冷,溫柔鄉(xiāng)閉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水龍吟·曉鶯啼醒春愁
- 廣平一寸鐵,不信句煉柔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梅陽郡齋鐵庵梅花五首
- 茁哉秋蓬根,念此春荑柔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感興
- 歸來絺綌之,藕絲香且柔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越婦采葛苦
- 窮閻一欠伸,僵體回春柔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負暄吟
- 簌簌落紅春似夢,萋萋柔綠愁如織。 -- 出自宋·陳紀·倦尋芳·滿簪霜雪
- 雁來催燕去,火老讓金柔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新秋
- 綠羅搖曳郁梅英,裊裊柔條韡韡金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棣棠花
- 老有縐顏羞晚出,清無柔性結(jié)春知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棖花
- 浪埋纖刺翻晴錦,綃綴柔條熨暮霞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薔薇花
- 每恨共世子,天分太甚柔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三綱嘆
- 何處客舟猶未泊,一聲柔櫓過前灘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矮齋雜詠二十首·宿溪上
- 歸雁不隨殘照落,卻和柔櫓過滄洲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暮秋聞雁有懷
- 柳風吹不斷行色,更倩柔條絆馬蹄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贈別
- 王母何窈眇,玉質(zhì)清且柔。 -- 出自唐·劉復·游仙
- 珪璋分辨狀,沙礫共懷柔。 -- 出自唐·吳丹·賦得玉水記方流
- 比德稱殊賞,含輝處至柔。 -- 出自唐·王鑒·賦得玉水記方流
- 中矩皆明德,同方葉至柔。 -- 出自唐·杜元穎·賦得玉水記方流
- 山川藏秀媚,草木逞調(diào)柔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和殷衙推春霖即事
- 雨潤搖階長,風吹繞指柔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釣絲竹
- 櫻桃未綻梅花老,折得柔條百尺長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柳枝詞十首
- 櫻桃未綻梅先老,折得柔條百尺長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柳枝詞十首
- 潔容無變?nèi)?,圓知有謙柔。 -- 出自唐·鄭縉·詠浮漚為辛明府作
- 吹緩苗難轉(zhuǎn),暉閑葉本柔。 -- 出自唐·吳秘·風光草際浮
- 入河無晝夜,歸海有謙柔。 -- 出自唐·李沛·四水合流
- 嘯歌振長空,逸響清且柔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游仙二十四首
- 嫁得東風最輕薄,吹蕩柔條拂著人。 -- 出自元·于立·口占詩
- 春波不畫東流意,折得柔條欲遺誰。 -- 出自元·于立·口占詩
- 滌除心照,無離抱一,致柔循禮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繡定針
- 獨倚西風一惆悵,數(shù)聲柔櫓下汀州。 -- 出自元·李晏·白云亭
- 茂葉重重光潤膩,裊裊柔枝凝綠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無俗念 本名念奴嬌 詠竹,謹繼長春真人韻
- 光飾仙春盛跡,點化溫柔。 -- 出自元·耶律鑄·六國朝令 家園席間作 以上二首見永樂大典二
- 雙控墜梢皆侍女,玉鞭柔軟拂垂楊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戲脫仙衣親手覆,香身柔軟力難勝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牡丹詩十首
- 山北山南春雨足,漠漠柔桑秀如沃。 -- 出自宋·劉鎮(zhèn)·書王十月述懷詩后
- 可使寸心折,不能繞指柔!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五言古詩 段圭璋
- 高山流水人何在,俠骨柔腸總?cè)浅睢?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七絕
- 雖有萬鈞柁,動如繞指柔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今別離
- 下隴磨剪刀,刀澀指爪柔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隴頭流水歌三疊代內(nèi)作
- 休夸捷給饒聲光,莫以柔滑勝剛方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解嘲
- 精剛經(jīng)百鏈,可折不可柔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古劍
- 今朝庭柳枝,拗折絲已柔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探春
- 顏公昔記麻姑說,三變柔桑事果然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三海巖
- 路將好景匆匆過,轎避柔柯故故低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嚴州建德道中
- 山腰宿霧遠模糊,水面柔云近有無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富陽道中早行
- 輕健殊可人,不作繞指柔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與常不輕弈棋輸松枝筆一篇
- 流鶯百囀春光老,擬折柔條寄所思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柳
- 香飯炊紅軟,嘉蔬薦綠柔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云邊偶成
- 橘垂嫩顆匝洲青,芷紛柔葉飄岸馨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湘西行
- 卻鄰灞水長亭西,幾樹柔條不得老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柳下漁次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