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9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而今競邀致,幾里聞松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曇穎上人往廬山
- 未嘗嫌此物,任掛古松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達觀禪師曇穎住隱靜蘭若或言自此獼猴散走不
- 後凋雖可嘉,勁挺異松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王景彝詠薜荔
- 群處空山中,跡在深松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鹿
- 落日老僧閑,支頤古松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十二峻極寺
- 凡今三十年,累冢拱松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內翰見索謝公游嵩書感嘆希深師魯子聰幾
- 暫來香園中,共憩寒松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希深游大字院
- 因移新冢傍,顏色照松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種碧映山紅於新墳
- 短籬遮竹瀁,危路踏松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登采石山上廣濟寺
- 大松五丈百歲余,小松五尺前時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松林長老
- 晚節相知者,操節許松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宋次道中道
- 已嗟良璧毀,安識古松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刁經臣讀李衛公平泉山居詩碑有感
- 乃知游宦跡,不似施松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文鑒師贈別
- 雖無綠琴奏,尚有青松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吳正仲廣德路中見寄
- 居然混玉石,直置保松筠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和劉長史答十九兄
- 忽似暑天深澗底,老松擎雪白娑婆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后土廟瓊花詩
- 兒孫溪石小,幾杖澗松枯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五老峰
- 一年十二度,五馬來松關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游虎丘
- 黃石公傳皆是用,赤松子伴更何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題留侯廟
- 雖嚴似雪霜,無改如松桂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謝傅欽之學士見訪
- 棋枰視井邑,匕箸藏松椿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謁岱祠即事
- 圾園斸菜根,暮火團松節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張翰惠書告窘
- 但求除橘籍,不見老松公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詠慈溪普濟寺古松
- 風雨聽朝雞,歲月老松菊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秋懷十首
- 五里晴行信一筇,入松迎面舊松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登慈云閣偶成三首
- 半生萍梗過,晚歲柏松盟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范節干二首
- 魚鱉收溪供草酌,竹松臨戶當花窠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董伯和竹溪寓居
- 引飲吞山光,清嘯落松子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游慈云分韻得是字
- 賞心希遇陶元亮,新松相對,金英依舊,風逗天香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青杏兒 詠菊
- 深淺楓如被酒紅,杉松偃蹇翠浮空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還鄉雜詩
- 自有無還心,隔波望松雪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弋陽溪中望仙人城
- 凄凄百卉病,亭亭雙松迥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蕭寺偃松
- )持斧持斧,無剪我松柏兮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·持斧一章
- 早傳黃石系,未伴赤松游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哀故文節公
- 他日果西歸,角巾望松梓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寄題宮師相公宴息園
- 凋年自茲始,鄉懷念松菊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秋氣
- 臺轓凝畫繞,仙袂赤松迎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金陵相公赴鎮二首
- 騷人多懷夜不眠,老松微吟風颯然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不寐
- 秋菊搗塵供曉餌,寒松收子和香焚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官舍歲暮感懷書事五首
- 何以洗我心,望君青松姿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初到都下供職寄黃九
- 晚陰涼觀闕,夜響起松竹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春旱初雨
- 東樓瞰虛明,龍甲排松柏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廣化遇雨
- 路幽皆竹影,山遠尚松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出山
- 別來秋苦雨,但覺瓦松長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予元佑六年六月罷著作佐郎除秘書丞是歲仲冬
- 官傳梅福政,縣顧赤松家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顧少府之永康
- 深居白云穴,靜注赤松經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贈道者
- 落葉逐霜風,幽人愛松竹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石宮四詠
- 巖雨神降時,回飆入松柏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華山南廟
- 暗溪遲仙侶,寒澗聞松禽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合源溪期張計不至
- 洞虛懸溜滴,徑狹長松圍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李道士歸南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