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4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身與長松共老,名與北斗俱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清閑處士頌
- 我來五松下,白發(fā)三千丈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銅官懸望五松山
- 西山之松,有歲寒之質(zhì)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義松贊
- 我登雙松堂,時步雙松陰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全州雙松堂
- 葉長春松闊,科圓早薤齊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南園題(一本少起四句,注云闕題)
- 栽竹種松檜,十年未成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遺老齋絕句十二首
- 堅姿映松柏,填節(jié)凌榛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見寄
- 開戶理松菊,掃蕩無遺痕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適雪晴復(fù)雪二首
- 本種杉松為老計,晚將亭榭付鄰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王復(fù)處士
- 西山古松櫟,材大招斤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買炭
- 南山老松長百尺,根入石底蛟龍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柳湖感物
- 惟有喬松在,長看積雪消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王君貺生日
- 還尋赤松子,獨就丹砂術(shù)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張公安道南都留臺
- 將追赤松游,自置青云外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過韓許州石淙莊
- 夢追赤松游,食我青精飯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錢勰待制秋懷
- 辛勤養(yǎng)松竹,遲莫多風(fēng)霜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感舊
- 石泉雜松風(fēng),入耳如暴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呂希道少卿松局圖
- 月中依松鶴,露下抱葉蟬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杭僧道潛
- 孤誠抱松直,匯進(jìn)比茅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蘇公佐修撰知梓州
- 舟人指松檜,古剎依林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雨中游小云居
- 正玉漲松波,花穿畫舫,無限紅衣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木蘭花慢·指罘罳曉月
- 栗里有松竹,蘭亭無管弦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侄孫亦龍作亭于小山之上□余以野亭名之得詩
- 避影長松下,洗耳清溪潯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劉折父為吳子才索賦云山燕居
- 〈風(fēng)入松〉眼前紅日又西斜,疾似下坡車。 -- 出自元·馬致遠(yuǎn)·雙調(diào)·夜行船
- 方瞳起松髓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在江陵嘆年傷老詩
- 風(fēng)餐委松宿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升天行
- 復(fù)澗隱松聲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行京口至竹里詩
- 但愿添松竹,期君結(jié)隱盟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次韻答王敬助 其四
- 怪石長松磊磊兮落落,神芝靈草綿綿兮芊芊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天臺行
- 夏迪畫松得松趣,個個乃是廊廟具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夏迪雙松圖
- 置我長松下,坐看青山白云過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衛(wèi)生畫山水
- 嘯度萬松千步嶺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吳門柳/漁家傲
- 愿訪赤松子,逍遙云漢津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留侯廟下作
- 冰霜變松竹,況復(fù)如桃李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閑情二首
- 秋階響松子,雨壁上苔衣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翠微亭
- 修竹長松十里陰,任敦?zé)幎撮T深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升山靈巖寺
- 一徑入松下,兩峰橫馬前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招隱寺
- 且喜風(fēng)松吹不倒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西湖曲/玉樓春
- 蕙質(zhì)非松壽,梅魂伴月明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哭黃夫人孟畹
- 涓涓群松,下有漪流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二十四詩品
- 長說長松寺,他年與我期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贈圓昉公
- 娟娟群松,下有漪流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詩品二十四則·清奇
- 老檜蒼松盤寢殿,夜夜蛟龍來宿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念奴嬌 孝陵
- 寶髻松松挽就,鉛華淡淡妝成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西江月·寶髻松松挽就
- 上有長松林,蔽日深杳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鄰幾六月十一日省書事
- 鐘出寒松迥,香凝古殿虛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羅郎中官勾玉局觀
- 石文狀松雪,毫發(fā)皆天然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圣俞詠昌言五物·括蒼石屏
- 秀直寒松節(jié),精明利劍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
- 茅閣杉松冷,山園藥草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清逸魏處士
- 慟哭出松徑,悲風(fēng)為颯然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辭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