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在第7個字的詩句
杖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詩成懶磨墨,拄杖畫苔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治圃雜書二十首
- 活龍肯相贈,竹杖掘深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十一日早問政山房三首
- 可用老扶靈壽杖,也曾親到結鄰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丁酉元日年七十一
- 東籬之西拄我杖,秋菊千叢開黃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淵明采菊圖
- 向來佳氣和,藜杖涉園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春寒紀異
- 出城挾一兒,策杖極幽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賓旸觀陸右丞王葆真二像
- 甚欲餞遠郊,扶杖尾蹀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劉都事五十韻
- 笑挹諸公葛陂杖,同駕老龍穿碧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用康慶之韻約同陸仁重游問政山
- 忽喜孤煙支拄杖,偶逢平石寘繩床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登秀山至半而還有懷賓旸
- 已覺煙霞親幾杖,不教塵土污簪裾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贈毛彥謨二首
- 共邀佳客扶筇杖,驟喜涼風振羽衣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晚登清微亭次祝教授韻
- 晚來吏散閑攜杖,步到金山趁月歸。 -- 出自宋·傅自修·偶成
- 何當脫雙鳧,藜杖追高躅。 -- 出自宋·郭三益·韋羌山式公綠筠庵詩
- 何人知此意,藜杖獨登臺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杜安行嘉陵春日書事十首
- 會當逢好景,藜杖去相尋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元汝功晚涼城上
- 卷簾斜日避,倚杖好風來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五月十三日種竹偶成二首
- 拏舟漾清波,策杖登高崎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元汝功江皋感懷
- 少時苦愛山,藜杖春復秋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九月二十日率趙彥和王平叔劉誼夫游棲巖寺彥
- 時有太一星,擁杖照幾席。 -- 出自宋·胡融·書堂
- 擇佳間留玩,引杖日數繞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謝士特餉櫻桃
- 見我默不語,舉杖鳴匡床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周巨寺
- 花間鳥散驚藜杖,沼際波回轉桂舠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人游千金公主園池
- 眉毫出寶珠,錫杖解斗虎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西湖寺
- 趣看天祿青藜杖,拍著王孫紫綺冠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次韻奉酬趙校書子直
- 趣看天祿青藜杖,怕著王孫紫綺冠。 -- 出自宋·林光宗·次韻奉酬趙校書子直
- 時與舊朋儔,曳杖訪林泉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道上有感
- 石橋小如許,鐵杖響彭鏗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題束季博山園二十首·石橋
- 冬行緣底意,倚杖陟高岡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龍湖道中
- 為憐情景好,倚杖立還移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倚杖
- 倚大石樓敲竹杖,躡飛云頂著吟鞭。 -- 出自宋·師顯行·見日庵舊址
- 欲諮黃發老,幾杖合扶公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挽劉中遠侍郎
- 月林愛山日,竹杖青鞋俱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
- 打門看修竹,拄杖時一橫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次韻孫季和知縣游西湖
- 有拄杖兮與拄杖,船中輕蕩槳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無拄杖兮奪拄杖,佛面巧出相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今日中秋節,拄杖為人切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偈頌五十一首
- 東覷西覷了,拄杖便靠壁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頌古三十八首
- 直拈起兔角佛杖,正舉著龜毛祖拂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三十首
- 既來無柰何,拄杖驀頭攛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與虛上人
- 缽盂盛世界,拄杖攪滄溟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更擬問如何,拄杖驚頭揳。 -- 出自宋·釋善昭·偈
- 征塵添老色,藜杖賦歸休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贈別顯上人
- 細評清絕處,倚杖看蜂衙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感山舊事
- 晚來風月好,倚杖獨題詩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雨罷
- 征鞍千里遠,倚杖一江橫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寓筆
- 山禽屢催喚,拄杖情又熟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游興
- 歸來旅亭下,倚杖三嘆息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感興
- 出門無所求,藜杖常掛壁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冬日山居
- 鄰翁猶念舊,扶杖數相看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老去
- 龜毛拂子兔角杖,敲得虛空啵啵聲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說無生話圖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