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在第1個(gè)字的詩句
杖在第一個(gè)字的詩句
- 杖藜日涉雞山趣,便是煙霞物外人。 -- 出自宋·釋省澄·示執(zhí)坐禪者
- 杖林山下竹筋鞭,憍梵缽提舌拄天。 -- 出自宋·釋師體·頌古二十九首
- 杖藜步幽取,落葉數(shù)寸深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秋興
- 杖策東皋行,桑柘陰翳翳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喜晴
- 杖為看山拄,裳因涉漳褰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
- 杖頭刀尺,隱顯全彰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寶公和尚贊
- 杖藜宜少駐,靈跡尚堪尋。 -- 出自宋·釋圓悟·重游清源洞
- 杖拂老伴,叢林飽參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杖頭掛缽丐丹丘,力破清貧一點(diǎn)憂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蒙禪人丐麥求頌
- 杖屨追隨來道場,不學(xué)癡禪事關(guān)掃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超然居士得得問道於寶峰祥祥師且欲歸歌長篇
- 杖頭自有通方眼,風(fēng)月一天非等閑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杖子忽擊著,方知辜負(fù)我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杖藜七十二峰去,點(diǎn)破瀟湘水底天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祖典座往南岳
- 杖頭縱有通宵路,且共扶持折腳鐺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杖藜盡日滄浪興,時(shí)有幽人岸白綸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和新開西湖十洲之什
- 杖履紛紛走南北,幾人不是刻舟人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佛跡
- 杖兮杖兮吾與爾,曾入千巖萬壑里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憶筇竹杖詞
- 杖藜西去東去,日暮僧歸云亦歸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南峰歸云庵
- 杖策歸茅茨,偶一歌慨慷。 -- 出自宋·孫嵩·冬初雜興
- 杖錫毀巉絕,雪竇仍阻修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四明山記游八十韻
- 杖藜一蕭散,喚船弄空明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趙唐卿邀游西湖即席賦十二韻
- 杖屢已陳跡,山川空復(fù)情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挽南康冷知軍
- 杖屢無忘數(shù)來往,不妨樵路小崎嶇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山庵感舊
- 杖藜興來不可制,前有百盡風(fēng)崖泉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山行
- 杖藜下人空谷暝,仰從樹罅窺危矼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題江伯幾雪矼
- 杖侵鏗瘦玉,執(zhí)刮聚浮霜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詠友人竹
- 杖藜平過人間險(xiǎn),獨(dú)向千山頂上行。 -- 出自宋·王時(shí)會(huì)·徐鳧島
- 杖頭掛錢只買酒,與子作間時(shí)登臨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次韻酬江如晦
- 杖履三十里,兄弟穿云宿。 -- 出自宋·文師敬·龍多山
- 杖桂松花酒一瓢,手挼柏子雜香燒。 -- 出自宋·吳昌裔·九吟詩·來賢
- 杖藜適意游,野徑穿迂斜。 -- 出自宋·吳居厚·與部使同游司空山
- 杖履叨從五馬行,山翁醉舞樂升平。 -- 出自宋·吳元美·濯纓石
- 杖筇西下取微徑,其境過清神凜然。 -- 出自宋·徐恢·游處州石門洞賦長句二十韻
- 杖藜無疾步,花地有香埃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柴門
- 杖錫投何寺,風(fēng)霜?jiǎng)e故林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佺上人游方
- 杖移苔點(diǎn)穿,蜂抱花須墜。 -- 出自宋·顏發(fā)·和陳尉春日行山
- 杖能供半力,藥已奏全功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病起三首
- 杖履樂幽閑,龜魚蔭深阻。 -- 出自宋·楊怡·成都運(yùn)司園亭十首·水閣
- 杖藜窮勝境,染筆記春游。 -- 出自宋·余子侯·游虎丘巖偶題壁韻葉因分字聯(lián)句
- 杖屨循古岸,細(xì)話猶開誘。 -- 出自宋·宇文師獻(xiàn)·梅林分韻得酒字
- 杖藜隨所適,花柳自村村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寒食游香山
- 杖屨東風(fēng)欲濫巾,小舟重泊一亭春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用劉汀洲左顧亭韻
- 杖屨祁寒里,林巒幻景同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扇畫雪景
- 杖藜數(shù)數(shù)款松關(guān),豈為多情酷愛山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書先塋二首
- 杖策行行訪楚囚,也勝流落嶠南州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往舂陵作
- 杖藜出郭一水近,石磴古路穿松筠。 -- 出自宋·曾子公·水西寺
- 杖藜往佳招,還與勝境俱。 -- 出自宋·張漢彥·石仙觀
- 杖藜視天宇,雨罷云收腳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秋興
- 杖屢貪穿秋色好,不知衣惹蘚痕斑。 -- 出自宋·張嗣古·登妙高亭
- 杖藜更欲過新洞,無柰春空又作陰。 -- 出自宋·張?zhí)N·重游大滌洞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