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在第8個字的詩句
暑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似聞綠綺置床頭,暑雨東城無麥秋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李成季得閻子常古琴作
- 玉宇生涼,楚郊無暑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醉蓬萊·正金風無露
- 晚矚西池上,池清暑氣微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池上
- 支離臥病不知秋,暑退初驚大火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日即事三首
- 喜傾燒酒釅,更御暑衣輕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冒雨歸飲酒
- 在笥清光發,當軒暑氣回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端午日伏蒙內侍賜晨服
- 喬木帶涼蟬,來吟暑雨天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題友人林齋
- 病攜秋卷重,閑著暑衣輕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延福里秋懷
- 棟里云藏雨,山中暑帶寒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劉侍御朝命許停官歸侍
- 何處多明月,津亭暑夜深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同李司直諸公暑夜南馀館
- 坐有清風至,林無暑氣過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苑中題友人林亭
- 關中寒食雨,湖上暑衣天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狄明府赴九江
- 繡嶺橫秋,玉螭吹暑迎涼氣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點絳唇·繡嶺橫秋
- 松偃成陰,荷香去暑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踏莎行·松偃成陰
- 潮滿溝塍稻滿田,暑天不雨自豐年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青龍江上偶書兩絕呈無逸監鎮
- 香蘭泣露雨催蓮,暑氣昏池館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一落索·宮錦裁書寄遠
- 人問山中,因何無暑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踏莎行·人問山中
- 殘燭照屏風,高堂暑氣空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會宿趙紫芝宅
- 銀河無浪,瓊樓不暑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鵲橋仙·銀河無浪
- 秋思朝來起,侵人暑稍微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秋日寄李支使
- 西湖載酒,薰南清暑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鵲橋仙 浙省李參政燕予杭之白塔寺,南廡樂
- 寒為衰日可宜冬,暑作雄風足消夏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杜詩
- 港深冬不凍,天爽暑如秋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申伸同志
- 下馬溪橋散步行,暑風絺纻入林清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西山(三首)
- 炎炎火繖張空,避暑林亭趺坐。 -- 出自宋·貝守一·有何不可
- 洞門開辟元無鎖,暑氣羞慚自倒戈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長夏竹中二首
- 大德日生,陰陽寒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
- 陰恐晴期遠,寒疑暑候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次韻楊儀曹雨中
- 荷披沙渚碧,花亂暑風香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同友人乘舟
- 一雨添一涼,秋近暑已遠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乍涼
- 團團末利叢,繁香暑中拆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移居轉運宇別小欄花木
- 晝潮勢急吞諸島,暑雨聲回露半村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李侍御上虞別業
- 銀臺直北金鑾外,暑雨初晴皓月中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雨后月中玉堂閑坐
- 水竹涼風起,簾幃暑氣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同裴錄事樓上望
- 藏室仙郎罷屬辭,暑天驅傳出京畿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黃小著震知興元府南鄭縣
- 月幌光寒吞桂魄,暑軒氣爽壓梅蒸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送石枕與參政王給事
- 鳥影舒炎,黃埃漲暑,又過綠陰青子時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·春事方濃
- 北首寒猶淺,南轅暑正深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將歸
- 天翻地覆英雄盡,暑往寒來歲月催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燕山九日
- 人仰郡侯清可倚,暑中真是一條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高守無隱苦熱
- 去年入山時,孟夏暑猶薄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予紹興三十二年夏四月三日行部至山中時月上
- 藕花亭上,無塵無暑,滟滟一池秋韻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鵲橋仙·藕花亭上
- 與君洗盡,滿襟煩暑,別作高寒境。 -- 出自元·黨懷英·青玉案·紅莎綠蒻春風餅
- 宮連太液見蒼波,暑氣微清秋意多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琴曲歌辭·蔡氏五弄·秋思二首
- 盤渦寒漸急,淺瀨暑微溫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黃河
- 援寡圣朝難望闕,暑催蠶麥得歸村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行次靈龕驛寄西蜀尚書
- 林梢簇簇紅霞爛,暑天別覺生精神。 -- 出自唐·王轂·刺桐花
- 玉作仙家殿,都無暑氣侵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端午內中帖子詞·皇后閣
- 禮洽歡逾長,風恬暑更回。 -- 出自唐·程行諶·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(賦得回字)
- 三伏氣不蒸,四達暑自徂。 -- 出自唐·房琯·題漢州西湖
“暑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