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在第7個字的詩句
暑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歸來飭泓穎,秋暑尚嚴憚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和丹陽徐文度令君
- 依舊炎炎還酷暑,南來猶幸有晴薰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雷發散雨書懷
- 吾宗攜家來,寒暑已屢革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趣劉倅對與建第
- 涇有泉流安得暑,亭因風掃自無塵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句
- 兜鍪北去幾寒暑,兩地肝腸摧萬里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寄遠曲
- 舉箑寄薄劣,卻暑兼障塵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洪扇贈別芮通父
- 個中豈是全無暑,畢竟心清身自涼。 -- 出自宋·艾申·白土寺
- 葉密風多能庇暑,云開山出更宜秋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縣圃有小城環之北面有邱阜聳出喬木蔽其上蓋
- 山谷屢徂遷,寒暑互推移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秋懷詩四首
- 天氣薰蒸疑作暑,風光回轉欲留春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四月五日微雨免朝與李太史世賢步出皇城門喜
- 庭梧一葉下,馀暑未全消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立秋柬鈍劍松江
- 梨葉盡時無伏暑,竹陰深處有馀涼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和伯氏用介卿韻惠詩二首
- 不知今何時,寒暑晝夜易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病中一首簡陳行之
- 慈姥巖深不受暑,老翁井寒能洗心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喜劉文潛來奉簡短作
- 洗出篔簹無滯暑,養成{禾罷}稏有余陰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李元老柬王令周簿喜雨
- 更有池臺堪卻暑,一生清苦愧先人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承劉學錄示三山佳詠兼欲下旬仙鯉湖宿約以詩
- 樹蘸碧波元不暑,沙攢白鷺更宜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次安溪趙簿云津閣韻
- 玉露盡驅三伏暑,銀蟾堪□作中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八月八夕邀劉學錄
- 個里盡消三伏暑,胸中長作四時春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云石深趣堂
- 挾風長使天難暑,噓氣能令歲有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林堂長及林教龍門三灘之什
- 須驅塵世蚊虻暑,喚起云天雕鶚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潘丈游南寺靈巖天臺回遂呈劉學錄
- 天街已覺清無暑,時有飛螢點綴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秋日納涼
- 涼颸發遠軔,殘暑促歸輪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后林寺
- 林間度竹風無暑,澗里流花水帶香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重九后一日同公美游靈泉公美舉示蓮塘納涼之
- 炎炎六月方凝暑,天地生成渴霖雨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苦熱謠
- 六月海風吹溽暑,瓜田白酒稔清香。 -- 出自宋·淳于震先·憶故鄉
- 矮屋三間自寒暑,居無十日甘憧憧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捕蝗回奉化泊剡源有感
- 許久長晴坐極暑,霎時疏雨做重陽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重九宿王孫鋪
- 大明放朝官避暑,長廊倏倏絕塵土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初伏大雨戲呈無咎四首
- 江山如舊幾寒暑,天地無情多是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七言十首
- 秋日未須畏殘暑,浙江潮退即天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有感三首
- 西齋池上堪逃暑,木落吾將信所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立秋久無詩
- 新秋知幾日,酷暑極今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月初一日早起
- 今年夏潦甚,秋暑亦云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八月晦甲子雨至九月二日懷同來二僧及兩子
- 秋仲已數晨,殘暑饕余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訪吳式賢歸賦詩復以未用韻成篇如前數
- 仲秋久不雨,殘暑氣猶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令狐信芳招飲天慶呈張文煥
- 行人六月不知暑,千古萬古長清風。 -- 出自宋·福建士人·頌蔡君謨
- 新涼颯爾來,舊暑脫然愈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大暑同蔣明亞叟熙載夜登清微亭
- 華宇蔭曦日,溽暑隨風闌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次韻祝廉夫登南樓
- 清和入序殊無暑,小滿先時政有雷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晨征
- 清涼不著人間暑,三伏來游九鎖山。 -- 出自宋·顧然·大滌洞
- 山鐘間發催天暑,廟鼓連聲動群耳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圃景大吟呈伯氏
- 身同逝水幾寒暑,名在空山無古今。 -- 出自宋·黃登·題三巖
- 此君不受人間暑,葉葉生風夏亦寒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題墨竹畫扇
- 一棹湖心天不暑,萬荷風裹滿身香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夏日陪王君玉汎舟鑒湖
- 嗟予蜂房病溽暑,熱烘腦子逾蒸炊。 -- 出自宋·黃樞·代陳均輔贈馬則賢
- 征南下車再寒暑,比屋罷民手摩撫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送胡帥
- 六月火云無復暑,百年水木月余清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和人游李文和園
- 樹花六月無炎暑,省爇銅匜幾炷香。 -- 出自宋·蔣梅邊·檐卜花
- 時當夏日臨,酷暑避無地,唯對碧巖山,清涼又安逸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夏日山居
“暑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