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在第7個字的詩句
暑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天上清涼不知暑,炎熱人間徒自苦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京城苦熱
- 客里恰逢三伏暑,程頭方到九秋橋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過嶺作
- 早涼已喜無殘暑,老別當須似壯游。 -- 出自宋·牟巘·次韻無黨留別
- 千年此樹幾寒暑,一線生機無古今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邑癢杏壇初成諸老倡和見寄因次韻
- 金飆吹凈人間暑。 -- 出自·奚?·齊天樂·金飆吹凈人間暑
- 疾風驅急雨,殘暑掃除空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處暑后風雨
- 酷日從今宜斂暑,大王自古解稱雄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仲祥大風韻
- 爭愛廣陰能障暑,誰知甘味亦充糧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芭蕉花
- 一方錦里消清暑,五瓣闌干俯碧瀾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菱花
- 人間受盡炎熱,暑夕幾憑闌。 -- 出自宋·劉將孫·水調歌頭·搖風猶似旆
- 沖天功行滿,寒暑不能爭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五言
- 沉香小院渾先暑,更有杯傳數百年。 -- 出自宋·李景良·鷓鴣天·清曉祥云繞碧天
- 我來今幾時,寒暑已一變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秋懷五首簡陳巽叔徐伯老
- 心如玉壺冰,當暑氣自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謝安國歸清江
- 句挾冰霜堪卻暑,令人心地亦清涼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舟行到{上艸右羊}莪和清老韻
- 庾公念病宜清暑,遣向僧家占上方。 -- 出自唐·何元上·所居寺院涼夜書情,呈上呂和叔溫郎中
- 何當廓陰閉,新暑竹風吹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春暮對雨
- 亂峰沉暝野,毒暑過秋空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宿普濟寺
- 皇天有意自寒暑,白日無情空往來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途中逢友人
- 泉源出石清消暑,僧語離經妙破愁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奉酬翁文堯員外神泉之游見寄嘉什
- 獨坐公廳正煩暑,喜吟新詠見玄微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印先輩及第后獻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
- 林泉無計消殘暑,虛向華池費稻粱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立秋后一日與朱舍人同直
- 林泉無計消殘暑,虛向瑤池費稻梁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立秋后一日與朱舍人同直
- 羨師從此去,當暑扣云房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清道人歸西山
- 夕陽行遠道,煩暑在孤舟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夏日送崔秀才游南
- 四季倏往來,寒暑變為賊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短歌行
- 東風未肯隨寒暑,又蘗清香與返魂。 -- 出自唐·無名釋·古梅
- 馬足車塵情味,暑往寒來歲月,擾擾十余年。 -- 出自元·趙雍·水調歌頭·春色去何急
- 烏紗不共人間暑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虞美人 泖濱泛荷
- 一滴天瓢*溽暑,夕陽微漏殘紅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臨江仙 擬無住 水檻過雨
- 七月涼軿初破暑,秋聲蕭蕭在庭戶。 -- 出自元·于立·得雨字
- 日月往來寒又暑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漁家傲·聽說娑婆無量苦
- 涼亭暖閣消寒暑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漁家傲·聽說娑婆無量苦
- 銀浪淼,逢煙焰,暑氣成霜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滿庭芳 贈毋希揚
- 節令頻移政,寒暑遞相遷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滿路花 歲日贈馮六等
- 南海陰風、越臺暑瘴,不禁懷抱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水龍吟 予誕日,不得與兒子必復相會聚者凡
- 余暇盡談笑,煩暑自消沉。 -- 出自元·蒲道源·水調歌頭 次權待制韻
- 灑然不受人間暑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蝶戀花 夜酌荷亭
- 憶山憐有夢,當暑詠無衣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夏日從陳宗之借書偶成
- 每不能合于寒暑變相移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挫骨揚灰辭
- 引望云山遙,銷暑竹風清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送惟鳳師歸四明
- 山晴巖獨霧,林暑澗常秋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佛嶺
- 蒲葵影里民無暑,飛鏡光中吏有霜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壽邱安撫二首
- 云氣守閭圍溽暑,水風排闥薦涼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暑雨
- 殘春且重繭,徂暑但深居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苦熱
- 茲山昔曾登,當暑毛骨冷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隱靜分題得靜字
- 四時更代謝,寒暑不可避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納涼
- 發毛吹盡人間暑,除是芙蕖十里香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靈芝寺避暑因攜茶具汎湖共成十絕
- 背日一檐渾不暑,依山百卉若為春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北窗
- 六月天無風,大暑鑠金石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觀瀑布圖
“暑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