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在第7個字的詩句
暑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借君妙語清袢暑,起我衰悰似壯年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徐應祺惠文編
- 去路政長仍酷暑,主公交契更情親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浣溪沙
- 日月東西行,寒暑冬夏易。 -- 出自宋·蘇渙·變律(本十九首,今存三首)
- 簡書有常畏,冒暑各言征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催網弟及蘇支使甥
- 南風揚綃衣,微暑忽飄散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再游薛園
- 殘春去無幾,煩暑來已慚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游福圣院呈審言諸君
- 年年玉露收殘暑,長送新涼入壽杯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鷓鴣天·五福仙娥月殿來
- 松風浩蕩吹秋暑,偶到彌陀寺里行。 -- 出自宋·孫惟信·題崇壽院
- 終更末伏應無暑,望見中元便有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虞叟九兄七月一日作
- 人生萬家室,大暑亦勞勞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遣熱二首
- 昨夜荷風清溽暑,岸頭還有小蟲鳴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感時
- 一雨薦涼全卻暑,兩湖添綠不生塵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知縣兄
- 山下人家方酷暑,此中棋局自驚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鄭僉判
- 白鷗不受人間暑,明月一江天地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雄觀
- 人間僅僅幾寒暑,亦已奔月歸何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陶粹母夫人挽詩
- 大騁神通,三伏暑,結凝冰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木蘭花慢 西虢作善者多,而感應屢至
- 洞冷不知門外暑,心閑唯覺腹中清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玩丹砂 土*避暑
- 一來一去成寒暑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鳳棲梧
- 誰云廣廈不知暑,偶陟高臺亦趁涼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趁涼
- 于今君去余秋暑,昨夜香殘夢故城。 -- 出自·老舍·詩三律
- 四季倏忽來,寒暑變為賊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銅人閱世幾寒暑,木客嘲風誰唱酬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盤古山二首
- 江瀕湱湱不容暑,竹杪騷騷那攬塵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陳伯紀列岫三首
- 稚綠已爭欺旭暑,老紅猶強護畸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春夏之交沿途觸目
- 功名徒自苦,寒暑暗相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過達磨泉緬懷東坡
- 哢禽如語我,劇暑未能還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會昌號湘江岸有小峴亭癸卯六月與瑞金吳丞飲
- 終日焚香卻袢暑,只此于君愧典刑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和陳叔易見寄
- 天風浩動,掃殘暑、推上一輪圓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念奴嬌·天風浩動
- 春水漸生天向暑,寄聲速載帝羓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居厚弟示和詩復課十首
- 縱使大寒并大暑,小車時出至行窩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病起五首
- 道人何為者,寒暑一破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辰山道人
- 天威難俟駕,秋暑勿貪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居厚弟堂稟二首
- 愛涼復畏濕,當暑重裘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曾公巖
- 晝臥小窗南,煩暑在荷屋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隱居山中作
- 六月日正午,大暑若沸鑊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大熱過散關因寄里中友人
- 要知心地清無暑,端為全鐘四氣和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端午帖子·太上皇后閣
- 有如涼飚來,殘暑去安在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東宮出示和御制秋懷詩恭和二首
- 怪底清風失炎暑,朝來吉甫誦柔嘉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尚長道見和次韻二首
- 西風早晚驅殘暑,何日尋盟到野塘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江西美復送四景詩再次韻
- 朝賀歸來無點暑,坐看燕子引雛飛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詞·貴妃閣
- 造化有真機,寒暑不停軸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續夢
- 喚晴山鳥滑,辟暑水花明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及甫見和二首
- 盡日清虛全卻暑,一川搖落似輕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吳省副北軒湖山之什
- 正是秋風洗煩暑,力將衰颯上高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九日許當世以詩見率登高
- 野老本貧賤,冒暑鋤瓜田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
- 分手頻曾變寒暑,迢迢遠意各何如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寄江陵王少府
- 從龍合沓臨清暑,就日逶迤繞露寒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白云歌寄陸中丞使君長源
- 庭幽行藥靜,涼暑翠筠疏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北風
- 驚魂隨驛吏,冒暑向炎方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送辰州鄭使君
- 向勞生辛苦,寒暑煎人,爭不老,空想秋堂夜靜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洞仙歌·杳無風色
“暑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