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在第7個字的詩句
暑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誰家一笛吹殘暑,何處雙砧搗暮煙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夜景
- 心天節候定寒暑,性地分野爭楚秦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避葉荷花如避暑,病香愁態若為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即事君子堂五首
- 且喜過徐三伏暑,蹤跡于今復劍浦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云游歌
- 藕絲冰水敵時暑,臂彩釵符付女孩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夏五即事二首
- 青士庭前銷晝暑,蒼官枕上送秋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首夏三首
- 既去復來秋后暑,似無還有雨中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夢中得五十六字
- 榴葉千燈初報暑,階前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南鄉子·春後雨馀天
- 晚涼生玉井,新暑避煙松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開元觀遇張侍御
- 稱觴旦,任從伏暑,三莢看蓂飛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昴宿儲祥
- 戲彩堂高無溽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玉樓春·戲彩堂高無溽暑
- 行人六月不知暑,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蔡忠惠祀歌·道邊松
- 是時郊原新退暑,天清氣爽過林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永叔柘枝歌
- 或依階下樹,陶暑解馬鞍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四皓廟二首
- 清吹席上來,當暑閉冰凍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題陜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
- 竹風荷雨來消暑,玉李冰瓜可療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鷓鴣天·吉夢靈蛇朱夏宜
- 堂上涼生,檻前暑退,羅裾凌亂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水龍吟·滿湖高柳搖風
- 南園佳致偏宜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黃鶯兒·南園佳枝偏宜暑
- 山水光中清無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惜分飛·山水光中清無暑
- 曲池遠市偏宜暑,攜卷同來看月生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袁疇耕道見貽
- 清虛有物濯煩暑,藤床對月如對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和王定國二首二
- 人言明日當大暑,君看繁星如萬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和王定國二首一
- 甚畏長風寒,當暑皆斂袂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飯大涌泉入紫微洞洞乃余尋出
- 六月炎方了無暑,誰知世上有清涼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南華卓錫泉復出
- 憶昨汝歸時,大暑走風雨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深出贅歸省再往婦氏家
- 亟待清風屠宿暑,便能白露沃新秋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晚步
- 皇天分四時,寒暑無暫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春十三首
- 陰陽有至信,殘暑逝不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夜二首
- 炎涼一朝變,徂暑逝不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三伏暑甚七月八日立秋是日風作涼爽炎酷頓消
- 陰陽天自便,寒暑無必然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四月之初風雨凄冷如窮秋兀坐不夜堂二首
- 柯山窮老人,方暑愁衣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四月之初風雨凄冷如窮秋兀坐不夜堂二首
- 殺生忽更柄,寒暑將成年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至
- 淮南歲苦旱,秋暑郁方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出伏調潘十
- 林居觀變化,寒暑無時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林居
- 大鈞播一氣,寒暑遞徂遷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六月五日苦暑
- 可憐積雨過初暑,更轉余寒入曉涼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早起觀雨
- 土潤何妨兼伏暑,火流行看放清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大暑戲贈希古
- 葛幌竹床清過暑,蕭然未覺負平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寓寺八首
- 重林華屋堪避暑,況乃烹鮮會佳客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夏宴張兵曹東堂
- 流年不我謀,寒暑忽已遒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暨陽居四首
- 初涼逞新威,宿暑懲舊躁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游江陰壽寧寺
- 譬之適時運,寒暑變冬夏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周伯玉下第
- 已嫌風少難平暑,更被蟬饑取實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暑中懶出
- 新晴鳥鳴檐,微暑風入席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開壁置窗命曰遠軒
- 松花照夏山無暑,桂樹留人吾豈歸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散發
- 荏苒冬春謝,寒暑忽流易。 -- 出自魏晉·潘岳·悼亡詩
- 嶺外突蒸當盛暑,雨馀新館覺微涼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臨海驛夏日
- 江路曉來雨,殘暑夜全消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水調歌頭·江路曉來雨
- 秋風何時來,午暑忽已散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南澗
- 適聞新蟬鳴,袢暑遽如此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避暑靈泉分韻得水字
“暑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