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在第7個字的詩句
暑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利名俱拚舍,寒暑任推遷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龍金庵次壁間韻
- 借我初庚滌袢暑,泠風(fēng)美蔭木千尋。 -- 出自宋·楊光·淳熙丁未初伏奉親避暑中巖
- 青燈伴微吟,煩暑猶蒸炊。 -- 出自宋·楊學(xué)李·初秋夜坐
- 旱魃為災(zāi)熾袢暑,撲鹿陽烏乘九數(shù)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賀雨
- 我來苕霅四寒暑,破漏憐渠數(shù)間屋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傚東坡從歐陽公詠雪體不用鹽玉鶴鷺絮蝶飛舞
- 舉世憚炎赫,當(dāng)暑思高秋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夏日早起
- 夏日池亭避炎暑,荷花落岸香風(fēng)度。 -- 出自宋·曾有光·贈畫山水陳兄
- 文皇性熱不奈暑,當(dāng)時宮此安徙然。 -- 出自宋·張道宗·玉華山
- 翠華迢迢來避暑,飄然陵云欲輕舉。 -- 出自宋·張峋·玉華山
- 何處披襟卻煩暑,清風(fēng)亭上久盤還。 -- 出自宋·張澤·瑯邪山清風(fēng)亭
- 三伏幾人逃畏暑,豈惟河朔有清尊。 -- 出自宋·章峴·留題伏波巖
- 歲月不我留,寒暑幾更變。 -- 出自宋·趙曾頀·游延福寺
- 筼筜千個不受暑,巖桂一枝或自妍。 -- 出自宋·鄭丙·碧玉軒
- 人神共愁嘆,寒暑迷秋冬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謝曹公
- 寒波清冽不受暑,主人愛取沁詩脾。 -- 出自宋·鄭瀛·葛井涵秋
- 昨夜雨云驅(qū)濁暑,曉來煙水快新晴。 -- 出自宋·周燾·合江亭
- 永日揮毫自忘暑,滴殘宮硯玉蟾蜍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端午貼子詞·皇后閣五首
- 一念清非能卻暑,不須更展北風(fēng)圖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端午貼子詞·皇帝閣六首
- 月華淡淡清無暑,笑把瑤笙學(xué)鳳鳴。 -- 出自明·朱權(quán)·宮詞
- 蟋蟀已在壁,煩暑猶未歇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夏夜懷李尚志
- 到州日停午,余暑秋更虐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通州
- 紛紜世中事,寒暑相盛衰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治圃四首
- 深居若無人,閱暑不知酷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徙幕府同仲先
- 萬瓦當(dāng)年供避暑,孤城此日事防胡。 -- 出自明·陳循·開平
- 尋經(jīng)舍衛(wèi)國,避暑醴泉宮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開平書事(六首)
- 樓上幽人不知暑,鉤簾把酒看虞山。 -- 出自明·顧德輝·湖光山色樓避暑口占
- 松間岸幘不知暑,滿地花香夜來雨。 -- 出自明·胡安·江上
- 湖光湛處全無暑,云氣浮時半有晴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夏日湖泛作采蓮曲
- 南中六月渾無暑,猶記衙齋對雪山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奉和子約夏日郊居
- 云樹亭臺全卻暑,蓉花簾幕半浮煙。 -- 出自明·瞿榮智·和羲仲晞顏
- 蹇驢落日冒秋暑,鬢絲汗溢黃塵流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寄徐宗周兼柬楊煥文阮宗泰
- 風(fēng)塵重作客,寒暑易成翁。 -- 出自明·劉績·送王內(nèi)敬重戍遼海
- 雨聲四月不知暑,過盡櫻桃人未歸。 -- 出自明·孫一元·白苧詞
- 故鄉(xiāng)既已通,寒暑亦已更。 -- 出自明·唐之淳·送貢先生(五十韻)
- 微雨不消吳市暑,疏松如帶浙江潮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答王大吉自武林北上
- 自喜清陰消伏暑,誰期佳節(jié)到重陽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再答世賢過訪之作
- 朱明來自南,隆暑倏已臨。 -- 出自明·薛蕙·效阮公詠懷(十四首)
- 東南六月多炎暑,遠(yuǎn)道胡為太子來。 -- 出自明·易恒·廬州武昌二邸失守由太倉蹈海之燕感賦(時至
- 簾閉水晶無點暑,百花亭外度流鶯。 -- 出自明·張鳳翔·宮詞(十八首)
- 青苔地上消殘暑,綠樹陰前逐晚涼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池上逐涼二首
- 納涼風(fēng)颯至,逃暑日將傾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(一作張七及辛大見
- 歸去林泉應(yīng)避暑,北征道路恐經(jīng)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復(fù)次煙字韻答黃大臨庭堅見寄二首
- 憐君多病仍經(jīng)暑,笑我微官長坐曹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久不作討呈王適
- 漸暖靄、初回輕暑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賀新郎·睡起啼鶯語
- 分明不受人間暑。 -- 出自宋·郭應(yīng)祥·醉落魄/一斛珠
“暑”同音字
- 淑
- 琡
- 數(shù)
- 數(shù)
- 暏
- 襡
- 菽
- 鼡
- 鱪
- 鱰
- 熟
- 璹
- 書
- 侸
- 倏
- 倐
- 儵
- 叔
- 咰
- 塾
- 墅
- 姝
- 婌
- 孰
- 尌
- 尗
- 屬
- 屬
- 庶
- 庻
- 怷
- 恕
- 戍
- 抒
- 捒
- 掓
- 攄
- 攄
- 暑
- 曙
- 書
- 朮
- 術(shù)
- 束
- 杸
- 樞
- 樹
- 梳
- 樞
- 樹
- 橾
- 殊
- 殳
- 毹
- 毺
- 沭
- 漱
- 潄
- 潻
- 澍
- 濖
- 瀭
- 焂
- 疎
- 疏
- 癙
- 秫
- 豎
- 竪
- 糬
- 紓
- 絉
- 綀
- 紓
- 署
- 腧
- 舒
- 荗
- 蒁
- 蔬
- 薥
- 薯
- 藷
- 虪
- 蜀
- 蠴
- 術(shù)
- 裋
- 襩
- 豎
- 贖
- 贖
- 跾
- 踈
- 軗
- 輸
- 輸
- 述
- 鄃
- 鉥
- 錰
- 鏣
- 陎
- 霔
- 鮛
- 鵨
- 鶐
- 黍
- 鼠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𠁮
- 𠅩
- 𠘧
- 𠲿
- 𡚾
- 𡱆
- 𤕟
- 𤴙
- 𦏧
- 𦒶
- 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