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在第7個字的詩句
暑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“青苔地上消殘暑,綠樹陰前逐晚涼” -- 出自··
- 清風卷地收殘暑,素月流天掃積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仲屯田次韻
- aa33絺方暑亦堪朝,歲晚凄風憶皂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
- 知君仙骨無寒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木蘭花令 次馬中玉韻
- 百年一俯仰,寒暑相主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郎子立風雨有感
- 自天題處濕,當暑著來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端午日賜衣
- 吾憐滎陽秀,冒暑初有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鄭典設自施州歸
- 密云雖聚散,徂暑終衰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較熱退晚加小涼穩睡…呈元
- 主人留上客,避暑得名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漢中王手札
- 朝晡頒餅餌,寒暑賜衣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
- 望春花景暖,避暑竹風涼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
- 為君布綠陰,當暑蔭軒楹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答桐花
- 口吟耳自聽,當暑忽翛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吳七見寄
- 洞房溫且清,寒暑不能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傷宅
- 季夏中氣候,煩暑自此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永崇里觀居
- 早涼晴后至,殘暑暝來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曲江早秋 二年作。
- 行入七葉堂,煩暑隨步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天竺寺七葉堂避暑
- 茆屋何妨度寒暑,蔬餐且可遣朝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遣興
- 道人若悟無寒暑,墮指流金總道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感
- 月侵竹簟清無暑,風度衣篝潤有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夜
- 斗杓運四序,寒暑忽已換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感十首以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為韻
- 吾年七十七,寒暑凡幾換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待旦
- 今年四月天初暑,買蓑曾向西村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西村
- 正喜風清三伏暑,已看雨壓九衢塵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急雨
- 迎風枕簟平欺暑,近水簾櫳探借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日湖上
- 東來坐閱七寒暑,未嘗舉箸忘吾蜀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
- 火云突兀方蒸暑,銀漢縱橫已報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中庭納涼
- 郊行已覺侵微暑,小立桐陰換夾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行平水道中
- 急雨挾龍腥,溽暑為摧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中登安福寺塔
- 風生團扇清無暑,衣覆熏籠潤有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四月晦日小雨
- 余年敢望十寒暑,夙習正須三沐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西窗睡起
- 風霜迫搖落,殘暑亦已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莆陽昭武延平送兵漸集戲書
- 離昆鳴清池,涉暑經秋霜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雜詩 其三
- 惄如亞九飯,當暑厭寒衣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有會而作
- 流幻百年中,寒暑日相推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還舊居
- 清香一陣渾無暑,時有驚榔躍出魚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北山
- 占星昏曉中,寒暑已不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圣俞農具詩十五其七田漏
- 納涼風颯至,逃暑日將傾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
- 運命雖為宰,寒暑自回薄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雜詩五首
- 盡日逍遙避煩暑,再三珍重主人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劉駙馬水亭避暑
- 紅亭水木不知暑,忽彈黃鐘和白纻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秦箏歌,送外甥蕭正歸京
- 隔簾濕衣巾,當暑涼幽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梁州對雨,懷麹二秀才,便呈麹大判官,時疾
- 風霜隨馬去,炎暑為君寒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韋侍御先歸京(得寬字)
- 梁王宮闋無煩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六月炎天時霎雨
- 四時成萬物,寒暑迭鈞陶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大熱二首
- 晨飧下帷幬,盛暑泥駒犢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憎蚊
- 瘴茅葺為宇,溽暑常侵肌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茅檐下始栽竹
- 閑宵陪雍時,清暑在甘泉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
- 極渴飲沆瀣,大暑執瓊瑰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清風謠
- 小人惟所遇,寒暑不可期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君子法天運
“暑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