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暑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百歲已逾半,知復幾寒暑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雨后十小絕以一雨洗殘暑萬家生早涼為韻
- 翛然五畝園,耕種了寒暑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同張伯子威子季子雉聞子陸及之時子政家弟輔
- 雨過天未昧,輕陰障初暑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重午
- 相看豈時情,襟期耐寒暑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自安福過真珠園梅坡
- 試看松與柏,矯矯傲寒暑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咨咨草根蟲
- 林間一葉秋,屏去三伏暑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中秋步月
- 不驚寵辱老瓦硯,粗了暑寒粗布襦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守分
- 宵短不生涼,山小難避暑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遣暑擬寒山詩
- 高明照圖史,啟塞順寒暑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東臺
- 朅來巖邑居,擾擾變寒暑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奉酬李時發岳麓見寄
- 但將遠趣醒耳目,不獨暑月排歊蒸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內闔錢公寵惠高麗扇以梅州大紙報之仍賦詩
- 異境看仙姿,蕭然失煩暑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籍田觀荷花
- 亦不知有寒,亦不知有暑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書周節婦孝感之異(成化丁未)
- 君看初未作此陂,夏無暑雨民怨咨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師永錫家青神喜紅花堰興作詩因次韻
- 隱朝市,我不能沖塵冒暑走遑遑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賦意未暢復拾前韻之余者作廣坐隱辭
- 因循已半月,侵凌奈酷暑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鄉人禱雨有應時寓烏石
- 如何秋令半,猶此苦劇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早發新城港
- 我聞修竹陰,清邃不受暑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仲明舉西郊別墅
- 君子素位行,窮通等寒暑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亦樂堂
- 興來灑風竹,六月無袢暑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簡申甫求畫
- 此時奉親輿,行李慎袢暑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森侄赴官
- 飛雨日蕭蕭,秋購收晚暑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東齋獨坐
- 草木自衰榮,歲月誰寒暑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秋懷
- 六月期客游,披襟苦徂暑,開窗弄清淺,吹鬢疑風雨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武林山十詠·冷泉亭
- 識得無寒暑處,任他寒暑相攻,個裹同途轍不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一雨潤枯焦,掃盡流金暑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邂逅入壺山,于今幾寒暑。 -- 出自宋·蜀翁·送熊退齋歸武夷
- 定傾繄其人,防秋今尚暑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奉和秘監洪丈迎諫議徐公建除之什并次元韻
- 昨者臨分勤造請,是時暑退火星中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次韻趙德載大監餞行之什
- 溫然可人意,了不變寒暑。 -- 出自宋·孫懋·溫泉
- 愴焉感余懷,百年幾寒暑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臨海道中書懷
- 門橫百瑯玕,永日不受暑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再和
- 稍稍窺藩籬,清風滌袢暑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尹少稷經干
- 薄宦驅人畏簡書,金柔暑濁倦征途。 -- 出自宋·吳謹微·游仙都五首
- 天地中間許多事,不應暑往不寒來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六·有感二首
- 須信有循環,涼生屏煩暑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程直學秋雨感
- 刻柱記新漲,弄水滌煩暑。 -- 出自宋·楊怡·成都運司園亭十首·水閣
- 久戍二十載,近亦十寒暑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安邊
- 翠發濕輕云,冰饑清溽暑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川上女
- 是生本不滅,來往若寒暑。 -- 出自宋·朱曠·拜于湖張狀元墓留題
- 落日長原獨客行,郊園暑歇正新晴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夏日雨后步至白石岡岡人爭迎致知余臥前村姓
- 早來湖上棹,莫是散秋暑。 -- 出自明·葛一龍·澹如過別湖上
- 小臣何幸得將事,敢論暑雨仍寒冰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冬至謁陵次三江送行韻
- 臨流結精舍,六月不知暑。 -- 出自·李德·棲云庵
- 虜人方恃驕,況復值秋暑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送駕北征
- 腹枴雷殷春,耳眩蟬吟暑。 -- 出自明·陸容·夜聲
- 仙房碧玉梯,清涼了無暑。 -- 出自明·馬愈·張公洞
- 仙人揮玉麈,扣門避秋暑。 -- 出自明·琦元璞·七月十五夜醉臥三賢閣夢玉山隱君會稽外史與
- 涼風動高梧,登樓挹清暑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洞虛錢道士樓居
- 前者沖雨來,援止此避暑。 -- 出自明·吳孺子·貽石公
“暑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