旦在第3個字的詩句
旦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翻愁旦暮西垣去,難伴王維宿直廬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劉燁大著忽惠雅章喜懼交集輒增二詠聊以謝酬
- 高蟬旦夕唳,景物浮涼氣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聞蟬
- 垂弧旦,蓂飛五莢,簪履共稱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滿庭芳·秋入西郊
- 誰為旦夕侶,深寺數僧來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題贈宣州亢拾遺
- 獨申旦而不寐兮,哀蟋蟀之宵征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虞至旦兮,靈亦有喜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
- 鶴云旦起,鳥星昏集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五郊樂章·青帝角音
- 倚閭旦暮無他念,一片好心天得知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思親五首
- 金輿旦下綠云衢,彩殿晴臨碧澗隅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嵩山石淙侍宴應制
- 山頭旦旦尋斤斧,擁腫全生計未疏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門前榕樹
- 風蟬旦夕鳴,伴夜送秋聲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風蟬
- 皇心旦夕懷慈圣,數有中官問起居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迎鑾曲(十首)
- 行看旦夕梨霜發,猶有山寒傷酒壚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村居
- 靈濤旦暮自堪傷,的爍嬋娟又爭發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賦得吳王送女潮歌,送李判官之河中府
- 宮中旦暮聽潮聲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酒泉子·長憶龍山
- 何妨旦夕侍杖屨,執經仍與諸郎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趙仲達
- 對熙旦,正格天同德,全魏分疆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瑤臺第一層·寶歷祥開飛練上
- 慶生旦,正圓蟾呈瑞、仙桂飄香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瑤臺第一層·江左風流鍾間氣
- 自清旦、往往連夕。 -- 出自宋·劉幾·花發狀元紅慢
- 宿雨旦初霽,微涼吹廣庭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廌寓龍興仁王佛舍德麟公定道輔仲寶攜酒希納
- 人間旦暮自四時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度清霄
- 若邀旦夕驗,棄去悔昔誤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予舊服術迂其效棄去比過臨邛蒙李丈分惠并副
- 云愁旦暮雪,雪打又添哀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錢知縣挽詞
- 當盛旦,歌喉囀。 -- 出自宋·盧炳·滿江紅·罨畫池亭
- 乃知旦晝物,特為弱者強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周架閣以浙東提干歸平江
- 便教旦奭居東西,穆穆迓衡今再睹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后元佑行上辨章喬益公
- 瓣香旦旦為君祝,唾掌功名在此行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林元質彬之西上
- 乾坤旦暮不曾知,那間人間榮辱事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飯牛歌為胡子徽作
- 熊夢旦,非常日。 -- 出自宋·游子蒙·滿江紅·雪塢霜林
- 一夫旦當役,盡室皆同臻。 -- 出自唐·袁高·茶山詩
- 喜一旦,得同官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太常引 為萬奴總管壽
- 濤聲旦暮近,應向出禪聞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梵天上方政侄
- 逢吉旦兼暮,諧音塤且箎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上元勾簿吳昌卿
- ”但博旦夕歡,寧顧誰為誰? -- 出自清·陸宇燝·代琵琶婦解嘲
- 是非旦暮變,黑白任其情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告少年
- 內環旦奭扶九陸,外列毛原鎮四方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遂茶使趙伯川赴闕
- 自許旦評方藉藉,豈同時輩漫紛紛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景荀
- 此后旦評聲價重,不將舊日阿蒙看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翔實顧渭濱歸里
- 焚香旦告天,非為其私禱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為韻得詩五
- 云山旦暮奇,築隱世希續。 -- 出自宋·楊翱·題方干舊隱
- 輸蹄旦旦風塵表,入眼群山青未了。 -- 出自宋·張伯子·視旱田賦呈上元簿楊明卿
- 輪蹄旦旦風塵表,入眼群山青未了。 -- 出自宋·張孝伯·視旱田賦呈上元簿楊明卿
- 涓嘉旦兮,齊明迎祥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祭九鼎十二首
- 夜待旦遇個師父。 -- 出自·馮子振·鸚鵡曲 四皓屏
- 壺觴旦日家中宴,衣服秋冬海上村。 -- 出自明·傅汝楫·沙溪獨坐有懷霞居亡友
- 馳道旦筑,行殿宵營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樂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
- 天子旦集廷臣議,日中不決猶素紙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樂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
- 泠然旦氣清,逍遙散塵緒。 -- 出自明·錢宰·過城南田舍
- 嗟彼旦暮間,安知造物工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園中十首
- 只言旦暮即公卿,一麾卻作長沙傅。 -- 出自明·薛蕙·行路難(三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