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在第9個字的詩句
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忠孝傳芳在一門,雙旌光動小陽春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錢處和知三衢
- 疇昔縱橫虎豹韜,旆旌悠緬馬蕭蕭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馬擴作亭湘江之上來求名飲江名之
- 白帝出游應最樂,月旌蜺旆正豪夸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二十七日立春夜雪高下盡白暗閩中所謂大雪也
- 個中有真樂,豈必三旌賁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送津兒之官麗水
- 飄灑元戎小隊,玉妝旌旆歸來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朝中措·漏云初見六花開
- 使操舟妙手,翻動心旌。 -- 出自宋·黃巖叟·望海潮·梅天雨歇
- 先生分符此中去,心旌搖颺隨雙旌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道州
- 善人無復見,忍看一旌紅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提舉中奉程公挽詩
- 何慚素車集,回繞絳旌飛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贈鄭秀才
- 正橫江、蓀橈容與,蘭旌悠久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乳燕飛/賀新郎
- 不容求外補,親政復旌招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游提刑秘閣赴召三首
- 慨昔石林老,小駐雙旌紅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過房公湖臨發廣文載酒登南樓聽隱士陳希逸彈
- 龍駕清都三境接,蜺旌絳節百靈朝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設醮太平宮竣事呈偕行諸君二首
- 恨不明朝出塞,獵獵旌旗。 -- 出自宋·宋自遜·晝錦堂·荷葉龜游
- 紫橐將隨時事轉,丹旌無奈夜舟何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朱侍郎
- 后皇嘉惠放一頭,霓旌鸞轂恣晨游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易巖兄芙蓉吟
- 喜驂鸞、帶簪游戲,弓旌招去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賀新郎·日近長安路
- 逾春秀葽葽,修翠搖旌葆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辛丑孟夏甲申日得雨
- 獨醒難繼山公,上馬旌旗動,又還驚起鷗鷺。 -- 出自宋·葉潤·鶯啼序
- 重過涌金樓,畫舫紅旌,催向段橋泊。 -- 出自宋·張矩·應天長·曙林帶暝
- 豈無深林柯,百尺懸旌麾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古意答胡葦航
- 當今所重不在寶,弓旌聘召方四馳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送劉童子試藝天京
- 相期歲月永,不為弓旌起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有懷龔子敬子中
- 滿闌干花影,繡飏簾旌。 -- 出自宋·李琳·滿江紅·碧醮江山
- 有桂生只園,團團擁旌蓋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重玄寺旎檀林桂花
- 桑弧蓬矢慶門闌,云旌羽蓋連車馬。 -- 出自宋·丁求安·踏莎行·風卷霜濃
- 北闕鶯花,西湖風月,旌騎穩游天路。 -- 出自宋·李煥·喜遷鶯·云蒸雷動
- 浮陽橫巨浸,南巷擁旌旃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送杜倉曹往滄洲覲叔常侍
- 經時高嶺外,來往旆旌間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隴州旅中(一作舍)書事寄李中丞
- 遙想楚王云夢澤,蜺旌羽蓋定空還。 -- 出自唐·陸希聲·陽羨雜詠十九首·石兕臺
- 飛煙籠劍戟,殘月照旌斿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依御史溫飛卿華清宮二十二韻
- 邇束嫡宦游汾陽,行旌北指臺山岡。 -- 出自明·丘梁·登清涼石有感
- 天門中開繞赤電,霓旌雷車導我前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平陵東行
- 坐席久虛溫樹老,心旌無奈楚風辰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句
- 右墄獨登溫樹密,前旌雙抗嶺云高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句
- 湘竹幾時休染淚,楚旌終日自搖風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送客不及
- 秦川列冠蓋,蜀道羅旌麾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妻兄任以道赴房州竹山尉四首
- 一葦橫通秋浦近,雙旌何異晝衣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程寺丞知和州
- 雨風今送別,凄斷濕旌旗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送京仲次對制帥四川
- 旅食何足校,苦望雙旌煙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凄其歲晚不勝鄉國墳墓之情再得四篇贈宗之
- 天門玉鑰雙龍開,霓旌羽蓋天上來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吹臺曲
- 禰刺不得前,東睇心旌遙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史記送后村劉秘監兼致欲見之悰
- 湖海有聲推逸韻,弓旌不至嘆遺賢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挽梅屋
- 不知黃虞世,何處覓旌門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題鄭氏義門
- 悄如枯禪坐瞿曇,霓旌羽葆來毿毿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寶積寺僧舍古梅一樹皆榮而頂獨枯即席為賦
- 幸接憑熊擁千騎,紅旌歸去照殘霞。 -- 出自宋·安稹·飛來山
- 或垂若鐘簴,或植若旌纛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林屋洞
- 曾不如勾踐,潛軍卷旌麾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寄襄邑宰丁陽叔
- 重湖繞官舍,塵不到旌戟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王炳之之饒州
- 龍媒馳道出,鳳吹彩旌揚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長安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