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旌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東南轉粟承新命,淮海揚旌到舊游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殿院卞侍郎赴淮南轉運
- 留連五鼓趨丹禁,健羨雙旌擁書輪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再別陳建州因以抒意
- □袍對引,魚軒徐駕,小隊旌旗陪後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鵲橋仙·澄江曉碧
- 韓君拜節偏知遠,鄭吉驅旌坐見迎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大漠行(一作胡皓詩)
- 金門學士富才華,又擁雙旌照水涯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陸子履悠撰出守澶淵
- 使君愛人兼愛山,時引雙旌萬木間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《·廬山歌送至弘法師兼呈薛江州
- 傳聞載酒西郊曉,迎候前旌擁老農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張守勸農二首
- 日華融麗,悠揚絲管,掩冉旌旗。 -- 出自宋·王安中·玉蝴蝶·御水轂紋風皺
- 一捧黃土百年心,數字寒旌萬里骨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常君挽詞
- 從此西歸榮耀處,寧假華旌高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念奴嬌·堂堂七尺
- 結交投分,馳心千里劇搖旌。 -- 出自宋·毛并·水調歌頭·十載劉夫子
- 路人泣指飛丹旐,猶憶雙旌卷暝霞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挽張雅州
- 春酒暖,金幡彩勝,霞袂云旌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滿庭芳·畫戟霜勻
- 不堪天上官府,時此駐霓旌。 -- 出自宋·吳鎰·水調歌頭·三楚上游地
- 交游半世今零落,忍望銘旌淚墨新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陳宣教直中
- 三千絳闕云開鎖,十萬霓旌月印蹤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醮成作
- 杏園猶記賞花同,忍看前旌照眼紅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朱邵州挽詩
- 定知丹雀銜書近,趣擁弓旌入帝鄉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虞使君示春日喜雨六絕和韻
- 九重旒冕真知己,幾度弓旌憶款門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庚子三月二十七日又易守當涂四月十一日發辭
- 余干相業公須繼,先借雙旌泣是邦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壽南宗東巖四首
- 方公桃節筍班中,問學心旌日夜東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驚雷聚雨
- 漢橐班高,郢斤名重,喜動旌旗色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醉蓬萊·問江東父老
- 錦窠繡窟攢風日,絳節華旌列戶庭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葵花
- 露臺獻社呈蒼馬,陰壁飛旌繪赤龍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霍山祠
- 蕊珠仙馭遠,橫羽葆、簇霓旌。 -- 出自宋·李琳·木蘭花慢·蕊珠仙馭遠
- □領倉符,□兼漕節握藩旌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水調歌頭·萬里楚天闊
- 邊城歲暮望鄉關,身逐戎旌未得還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歲暮送舍人
- 觀風駟馬能言駐,行縣雙旌許暫回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薛舍人使君觀察韓判官侍御許雨晴到所居既霽
- 春風三月貢茶時,盡逐紅旌到山里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茶山貢焙歌
- 折花攜酒看龍窩,鏤玉長旌俊彥過。 -- 出自唐·張仁溥·題龍窩洞
- 邂逅粲者相逢,似瓊佩霓旌,九霄飛墜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玉漏遲 同前次張夢臣韻
- 節義名門,簪纓華胄,圣朝旌表昭彰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滿庭芳 詠俞紹庵九芝堂
- 澧蘭沅芷思無那,心與車旌日在搖。 -- 出自元·陸仁·柬玉山征君兼五老貞士
- 好祈神化資神武,縹渺前旌舉白霓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送觀可道郎中祠南鎮使淮府還京(二首)
- 再拜乞靈三奠酒,小駐霓旌容與。 -- 出自元·鄭*·金縷衣 武夷山志卷十五
- 一任貔貅威鎮,虎韜熊略,旌麾爭起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鶯穿柳
- 東亭哭罷愁回首,落照銘旌隔野氛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都官謝員外今年春榜舟奉使予餞別于東亭孟夏
- 一門三組序四雝,又見雙旌并訓農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謹吟五十六字攀送仲求殿丞之任贛川竊惟嚴君
- 堪傷棣萼同時葬,空想銘旌此日回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哭王子野待制
- 晝垂三組鄉枌過,春擁雙旌岳寺游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劉學士知衡州
- 夭夭雀舌變槍旗,旟旆旃旌忽四馳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新茶
- 鏘然玉佩似可期,倏爾霓旌去無所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巫山高
- 天邊崧少遠微茫,猶想霓旌駐水旁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觀洛神圖慨然有作三首
- {上竹下思}簩竹畔擁雙旌,回首江蘺隔楚汀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餞云壑唐使君赴邕州
- 朝游碧海不騎魚,鳳引霓旌鶴引車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小游仙(四首)
- 青藤素簡天門近,絳節霓旌夜半歸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太平觀
- 掉頭不應舍長呼,望見前旌亂吹角。 -- 出自明·吳國倫·飯水西驛
- 貞元曾是同朝士,忍見丹旌葬壟丘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挽方寺丞
- 櫓聲終日聽咿啞,碧浪紅旌動彩霞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庚戌春下鄱陽舟中諸作·過桃花臺
- 初瞻玉節星軺下,俄見銘旌粉篆斜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哀秦金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