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昔同徒步人,十年擁麾旌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感舊酬宋軍咨見寄
- 才氣雄豪夙會神,暫勞旌旆遠榮身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郭帥和楊使者張茶馬溪莊詩
- 桂亭看躍馬,蒿里望銘旌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承議郎王東起挽辭二首
- 百年歌吹驂鸞地,萬里旌幢鳴鳳枝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李德充再賦九日期字韻詩輒亦復作
- 寒日生戈劍,陰云拂旆旌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橫吹曲辭·出塞
- 偶然夢到人間世,猶擁旌旗管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慶建州葉守
- 妓方調錦瑟,客已吊丹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哀陳璹
- 漢使征兵詔未休,兩行旌旆接揚州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奉使淮南
- 使君小隊出田間,卻擁旌旗鼓吹還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處守謝景思寄勸農詩次其韻
- 盡將魂夢隨西去,猶望旌旗暫一過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山陽韋中丞罷郡因獻
- 聲名官職應前定,且把旌麾入醉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廣陵答崔琛
- 朔風知客恨,猶欲返銘旌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靖州太守李秀實挽詞二首
- 銅瓶一穟蕙,芳潔以自旌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何伯溫三首
- 輕舟何處在,別思若搖旌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寄來安孫推官
- 天子憂元元,四郊揚使旌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酂陽行
- 月落辭丹禁,春前引素旌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溫成皇后挽詞二首
- 隴路起豐鎬,關云隨旆旌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哥舒大夫頌德
- 文儒托后乘,武旅趨前旌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鼓吹李丞,時信安王北伐,李公王之所器者
- 胡馬悲雨雪,詩人歌旆旌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次天元十載華陰發(fā)兵,作時有郎官點發(fā)
- 直須分付丹青手,畫出旌幢繞謫仙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尚書新創(chuàng)敵樓二首
- 功成猶自更行春,塞路旌旗十里塵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獻王大夫二首
- 林下閑人亦何幸,也隨旌旆到銀尖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七首
- 分明為報精靈輩,好送旌旗到鳳池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七首
- 昭陽亦待平安火,誰握旌旗不見勛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京西即事
- 桃源洞口來否,絳節(jié)霓旌久留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六言三首
- 一拋文戰(zhàn)學從公,兩逐旌旗宿梵宮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鐘陵崔大夫罷鎮(zhèn)攀隨再經匡廬寺宿
- 暗發(fā)前軍連夜戰(zhàn),平明旌旆入襄州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收襄陽城二首
- 觀兵登古戍,斬將對雙旌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橫吹曲辭·出塞曲
- 傳聲漠北單于破,火照旌旗夜受降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塞下曲五首
- 萬人都督古閩州,幕府旌門映碧油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福州張從事
- 獻可方前笏,分憂又抗旌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李工部江南轉運
- 千騎駸駸赴郡初,曾迂旌旆訪吾廬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衢州阮比部學士得假歸鄉(xiāng)見過陋止留題詩什因
- 九年須富國,萬里便揚旌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宋殿丞赴廣南東路轉運
- 萬里云屯瓜步晚,落日旌旗明滅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念奴嬌·云峰橫起
- 金鞍戰(zhàn)馬踏云梯,日射旌旗紅{上竹下敕}{上竹下敕}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聞父老說兵
- 霜凝鞞鼓星橫劍,風卷旌旗月滿卮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終南山館
- 休嗟歲月堂堂去,且喜旌麾得得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蔣守張進
- 繡衣無復出,部曲把銘旌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挽李仲輔三首
- 煙塵劍戟迷秋峒,風雨旌旗落莫潮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題張齊公祠
- 黃堂賞罰明懲勸,彩帳旌功第一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華亭主簿張侯明善
- 豈如南朝司戶妻,斷臂旌門大字題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斷腕樓
- 王師刁斗晨連灶,神女旌旗夜直檣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貢侍郎和糴還朝兼柬李治書同年(二首)
- 君王憂北地,父老望前旌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送汪郎中伯陽出守北地
- 夜聞鴻雁南渡河,曉望旌旗北臨海。 -- 出自唐·李昂·從軍行
- 曙光搖組甲,疏吹繞云旌。 -- 出自唐·韓休·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
- 壯心看舞劍,別緒應懸旌。 -- 出自唐·崔日用·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
- 不知誰肯降文陣,闇點旌旗敵子房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貫微上人寄示古風今體四軸
- 云翻簫管相隨去,星觸旌幢各自流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憶仙謠(第二舉)
- 九街鳴玉勒,一宅照紅旌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浙東王大夫
- 鸞鷺振羽儀,飛翻拂旆旌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贈羅浮易煉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