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收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雨歇梧桐淚乍收,遣懷翻自憶從頭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浣溪沙·雨歇梧桐淚乍收
- 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古風(fēng)二首 / 憫農(nóng)二首
- 拔劍擊大荒,日收胡馬群;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后出塞五首
- 左掃因右拂,旋收洛陽宮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(fù)之美書懷示息秀
- 遏住行云翠不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·天真雅麗
- 漫舞夭歌爛不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鄉(xiāng)子·未倦長卿游
- 燈晃簾疏笑卻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鄉(xiāng)子·繡鞅玉環(huán)游
- 小雨如酥落便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鄉(xiāng)子·千騎試春游
- 還君圖畫君自收,不如木人騎土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(zèng)僧
- 無限青山散不收,云奔浪卷入簾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單同年求德興俞氏聚遠(yuǎn)樓詩三首
- ?此詩卷十六已收,題:再用前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山詩和者三十余人再次前韻為謝
- 學(xué)如富賈在博收,仰取俯拾無遺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代書答梁先
- 神工妙技帝所收,江都曹韓逝莫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韋偃牧馬圖
- 天命適如此,幸收廢棄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始經(jīng)曲阿
- ?此詩卷十五已收,為“贈(zèng)常州報(bào)恩長老二首”之第二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贈(zèng)常州報(bào)恩長老
- 此宜無罪,女反收之,彼宜有罪,女覆說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瞻卬
- 小戎俴[1]收,五楘[2]梁輈[3]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小戎
- 假以溢我,我其收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維天之命
- 拔劍擊大荒,日收胡馬群;誓開玄冥北,持以奉吾君!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后出塞五首
- 司徒天寶末,北收晉陽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故司徒李公光弼
- 雞鴨成群晚不收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雞鴨成群晚不收
- 草草杯盤不要收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武陵春·桃李風(fēng)前多嫵媚
- 無端風(fēng)雨,未肯收盡余寒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漢宮春 立春
- 花鈿委地?zé)o人收,翠翅金雀玉搔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恨歌
- 縱無智力未能收,忍取西涼弄為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西涼伎
- 島樹間林巒,云收雨氣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莊見示八韻
- 亡卒遺骸散帛收,饑人賣子分金贖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七德舞-美撥亂,陳王業(yè)也
- 瓢掛留庭樹,經(jīng)收在屋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惱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。”]
- 煙雨凄迷晚不收,疏簾曲幾寄悠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即事
- 礎(chǔ)潤還成雨,云收旋作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後
- 平橋小陌雨初收,淡日穿云翠靄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馬上作
- 雨解平檐雪,風(fēng)收際海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後
- 關(guān)輔何時(shí)一戰(zhàn)收,蜀郊且復(fù)獵清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獵罷夜飲示獨(dú)孤生
- 出裹一簞飯,歸收百把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統(tǒng)分稻晚歸
- 急雨狂風(fēng)暮不收,燎爐薪暖復(fù)何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擁爐
- 木落塔初見,潦收灘自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舍傍晚步
- 學(xué)射山前宿雨收,籃輿咿軋自生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學(xué)射道中感事
- 斷云歸岫雨初收,茅舍蕭條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仲秋書事
- 俸券新同廢紙收,迎賓僅有一絁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半俸自戊辰二月置不復(fù)言作絕句
- 小雨如絲落復(fù)收,悄無人語但嗚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定拆號(hào)日喜而有作
- 熟摘巖邊果,乾收澗底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園書觸目
- 遮日云生忽復(fù)收,黃鴉鳴喚伴林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陰出游
- 朝暾漸上宿霧收,春氣已動(dòng)晨霜薄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過筰橋道中龍祠小留
- 夜誦此語涕莫收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宿彭山縣通津驛大風(fēng)鄰園多喬木終夜有聲
- 露積成山百種收,漁梁亦自富蝦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歌元豐五首
- 露夕吟逾苦,云收思共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贈(zèng)殊勝院簡道人
- 一雨回飆助蓐收,炎曦不復(fù)畏金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王微之
- 池雨含煙暝不收,草根長見水交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張仲通水軒
- 嘆今生、誰舍誰收!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唐多令·粉墮百花州
- 燈光月色爛不收,火龍銜山祝千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梅圣俞莫登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