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在第8個字的詩句
手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憶昔焦氛漲天赤,手挽龍津力輸滌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關(guān)邑簿李大用任滿
- 瑞竹松根見,叢編手澤存壽終無一憾,更是好兒孫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董監(jiān)鎮(zhèn)
- 隨身數(shù)物,靜巾脫手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玉蝴蝶 村居
- 蓮中有苦心,欲折手還曲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采蓮曲
- 腕頭花落舞制裂,手下鳥驚飛撥剌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李供奉彈箜篌歌
- 頭上打鼓不聞時,手蹉腳跌蜘蛛絲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險竿歌
- 還丹寂寞羞明鏡,手把屠蘇讓少年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歲日作(一作歲日口號)
- 翛然慵態(tài)知難畫,手按鳴弦目送鴻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官舍二首
- 去年詔赴淮陽郡,手合魚符擁使輈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去年十月赴淮陽今實周一歲歲中三遷遂直內(nèi)禁
- 棋子十二卵相累,手探驪珠觸龍睡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危語
- 吳兒蕩槳來何事,手指荷花示深意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江南曲
- 喜我兩人交,深杯手持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集節(jié)二首
- 長驅(qū)直踏老上庭,手拔干將斬狂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少年行三首
- 永安受詔堪垂涕,手挈庸兒是天意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梁父吟
- 眼看乳燕行已哺,手種小桃隨分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無咎二首
- 老肌畏寒苦,幸此手足溫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九月末風(fēng)雨初寒二首
- 塞聰蔽明,盤足袖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友山
- 老翁還作小兒情,手種芭蕉為雨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東堂四首
- 衣喜初冬寄,書憐手自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索莫
- 燃薪不計束,未解手足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視盜之南山
- 磬聲寂歷宜秋夜,手冷燈前自衲衣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秋日送僧志幽歸山寺 [一作秦系詩]
- 洛中高士日沉冥,手自灌園方帶經(jīng)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同張員外諲酬答之作
- 蓮府公卿拜后塵,手持優(yōu)詔掛朱輪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和人賀楊仆射致政
- 美人昔自愛,鞶帶手中結(jié)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校書郎楊凝往年以古鏡貺別今追贈以詩
- 唯有角巾沾雨至,手持殘菊向西招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九月十日雨中過張伯佳期柳鎮(zhèn)未至以詩招之
- 客有要我八檜吟,手攜八檜圖來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八檜圖
- 一條古時水,向我手心流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姚秀才愛予小劍因贈
- 頭巾漉酒臨黃菊,手板支頤向白云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寄永樂殷堯藩明府
- 功名我豈敢,動若手足縛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贈陳進(jìn)士
- 歸來明燈喜無寐,手不忍釋自卷舒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李編修器之惠詩卷
- 遠(yuǎn)想使君臺上,攜手與人同樂,中夜說元龍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調(diào)歌頭·落日半亭榭
- 白頭坡老,知津水手,倚桄榔杖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龍吟·看人削樹成槎
- 床下玉靈頭戴九,手中銅葉錦添花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法駕導(dǎo)引
- 山水光中,要人攜手,獨欠金華俞紫芝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沁園春·一別三年
- 還有人爭說,鳴琴手段,教儂重吐,錦繡肝腸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沁園春·一笛橫風(fēng)
- 見說盧夫子,詩成手自書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除夜寄盧菊磵
- 臣心如水,不教炙手成熱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念奴嬌·繡衣使者
- 揚帆昔走儀真船,手持鰲柱擎南天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題文山上巳詩
- 黃鵠磯頭紅染淚,手殺都堂如兒戲;飛鞍疊騎塵碾塵,報書一夕三回至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聞省城急報
- 人言天孫機上親手跡,有時怨別無所惜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霓裳羽衣歌
- 雨驚魚食釣翁歸,手把絲綸下蘚磯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江上雨
- 何所為樂夏日間,手把內(nèi)篇臥且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擬杜子美體賦夏日間居三章
- 相期高陽秋,叢菊手共摘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曼叔見寄
- 感激氣為振,把誦手屢盥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王詹叔見寄
- 吾交情不薄,今日手同攜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奉同鄰幾對
- 荊棘林中,浪夸好手曾穿過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點絳唇·荊棘林中
- 照我洛濱詩伯,攜手仟卿廛隱,閬苑與同游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水調(diào)歌頭·我生六十四
- 怎忘得、回廊下,攜手處、花明月滿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薄幸·青樓春晚
- 明朝也向山上去,手把松枝養(yǎng)太和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會飲鮑史君池
- 自鋤畦上草,不放手中書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題薛景石瓜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