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在第6個字的詩句
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終童年十八,手擲漢關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張受益會清堂
- 焉得閨人呵手縫,可向誰家借針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留丹陽三日苦寒戲為短歌
- 千頃瓊田徒手得,連云彩閣一朝成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武爵新守,束手就虜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定州閱古堂
- 山頭赤日炙手熱,檐底鳴泉玉擊樅。 -- 出自宋·顧然·大滌洞
- 胸次斡乾坤,手中提日月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苦熱和袁應祥用韋蘇州喬木生夏涼流云吐華月
- 明日龜陵分手后,音書又隔幾重山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馮當可
- 一軒碧蘆佛手種,霜葉戚戚如詩鳴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留隱庵老住碧蘆軒
- 短李才調逸,手力拔象犀。 -- 出自宋·胡融·登石臺山與劉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聯句
- 何處仙翁愛手談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棋聲
- 晨正衣冠,浣手供爐馨。 -- 出自宋·黃敏求·野塘雜興
- 猿猱躍其間,手疑攀日月。 -- 出自宋·黃杞·游招真觀
- 道鄉采芹暇,手植四株柏。 -- 出自宋·孔夢斗·四柏亭
- 待得秋殘親手種,萬姬圍繞雪中看。 -- 出自宋·來氏·水仙花二首
- 東來健兒身手長,不隨伍籍習弓鎗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里之歌遠
- 塔前蒼松盡手植,到今百心森相圍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過興德寺
- 有奴來啄門,手披擇之刺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寄祖祕丞
- 便請爐邊叉手坐,從他鼠子自跳梁。 -- 出自宋·李璜·以二貓送張子賢
- 魯叟聞言拍手笑,斯人六經為骨為皮毛。 -- 出自宋·李謹思·題文丞相吟嘯集
- 編摩允屬大手筆,白玉鏤牒陳膠庠。 -- 出自宋·林師蒧·熊守子復左史刻九朝宸翰寘于臺學賦詩記之
- 籌勝名樓瞻手澤,阿翁世業肯覺淪。 -- 出自宋·林宗放·和龔太守巡江回署之作
- 象鼻卷風隨手曲,良臍入水透肌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
- 洞孔滴丹泉,手掬嗽吾齒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茅山道中
- 一難已飽毒手,反顧又欲其馀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訌捕雀圖
- 君子能知天,手轉豐兇機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上帥漕閔雨十首
- 圖書天所付,手授之二程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義方堂瞻先賢遺像
- 三十六宮中,手探足還躡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義方堂瞻先賢遺像
- 苔石生塵親手掃,蓬門久閉令兒開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聞復卿欲訪詩以促之
- 身任八州寄,手持三尺公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葉掌書
- 左手執籥,右手秉翟。 -- 出自宋·仁宗·元符親郊五首
- 萬古無人能手卷,紫蘿為帶月為鉤。 -- 出自宋·石敦·水濂洞
- 況是軒轅曾手植,紫煙深處有樓臺。 -- 出自宋·石應孫·桃花洞
- 親見瘡痍摩手拊,夜深父子短檠間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挽李提刑久善
- 式歌且謠拜手乞,泰山云,勿紆郁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大海水
- 寒暄節物覆手異,依然大樹堪彷徨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贈友人
- 大用現前,攜手同歸,不知猶自涉離微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我手何似佛手,合掌面南看北斗。 -- 出自宋·釋從瑾·頌古三十八首
- 無處若有,出手便驚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一手動時千手動,一眼觀時千眼觀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偈頌四首
- 大悲菩薩千手眼,如人背后摸枕頭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樞·頌古三十九首
- 扁鵲盧醫拱手歸,三人俱是膏肓疾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若也不惜好手,便與拔出重牙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印·偈二首
- 一手動時千手動,一眼觀時千眼觀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女真進千手千眼觀音像頌
- 文殊維摩,撒手歸去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目前包裹,借手行拳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趙州老子,信手栽荊棘,當門種蒺蔾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草里有花隨手攫,等閑插在野人頭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頌古三十一首
- 殺活雖然在手中,遍界不藏光杲杲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頌古三十八首
- 我手何似佛手,摸得枕頭背后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黃龍三關
- 任是大悲行手眼,探渠深淺待驢年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題壁間水波觀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