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在第3個字的詩句
恒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火籠恒暖腳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秋閨怨詩
- 被里恒容吏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罷故章縣詩
- 有草恒垂露,無風欲偃波。 -- 出自唐·包融·和崔會稽詠王兵曹廳前涌泉勢
- 德以恒固,功由永貞。 -- 出自唐·武則天·唐大饗拜洛樂章·昭和
- 塞水恒流此處渟,柳湖蓮島偶募形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如意湖
- 簞瓢恒日在。 -- 出自魏晉·應璩·雜詩
- 游子恒悲懷。 -- 出自魏晉·盧諶·贈崔溫詩
- 朝企恒抵昏,夕思或達曉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寄弟
- 但信恒無斷,精窮用意專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利益恒將正,勿教亂所思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閉口恒持默,精修更是玄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水炎恒為則,陰陽造化遲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拘執恒如縛,能仁學昔賢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煙花恒獻賦,泉石每稱觴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答魑魅代書寄家人
- 吉兇恒委鄭,年壽會詢唐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答魑魅代書寄家人
- 玉顏恒自斂,羞出鏡臺前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恒斂千金笑
- 沓嶂恒凝雪,幽林每吐煙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展禽恒獨處,深巷生禾黍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聞道恒陽松雪好,游山服要新針線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滿江紅 細君生朝
- 游子恒念鄉,氣凄感時易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和趙德隆秋夕雨
- 至化恒在宥,保和茲息人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中和節賜百官燕集因示所懷
- 丹心恒戀闕,白首更辭親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至桃林塞作
- 恩重恒思報,勞心屢損年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擬塞外征行
- 云歸恒星白,霜下天地肅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寒夜溪行舟中作
- 蒙輪恒顧敵,超乘忽爭先。 -- 出自唐·虞羽客·雜曲歌辭·結客少年場行
- 作性恒遲緩,非關詫丈夫。 -- 出自唐·萬楚·雜曲歌辭·茱萸女
- 湯泉恒獨涌,溫谷豈知寒。 -- 出自唐·鄭義真·奉和圣制過溫湯
- 夜夜恒飛銀漢曲,朝朝常飲玉池瀾。 -- 出自唐·武三思·仙鶴篇
- 青青恒一色,落落非一朝。 -- 出自唐·張宣明·山行見孤松成詠
- 閱盡恒河水上波,聲塵何似泡漚多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白雪老禪二偈
- 君觀恒卦字之文,左心右日合而成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聞楊和卿在館中讀易不去手贈以詩
- 臭奇恒互出,冠屨奄相逾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贈初心相士
- 無求恒泰然,有系還多虞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夜讀馬援傳感少游語
- 陶公恒得法外意,張顛獨悟書中神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偶題
- 旅人恒苦辛,冥寞天何知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自淮中卻赴洛途中作
- 不仁恒自遠,為政復何先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奉和武中丞秋日臺中寄懷簡諸僚友
- 鳥高恒畏墜,帆遠卻如閑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過洞庭湖
- 般若恒添持戒力,落叉誰算念經功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贈楚公
- 漸明恒自慰,應免復迷津。 -- 出自唐·熊皎·早行
- 世事恒河水內沙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浣溪沙 次前韻
- 壺中恒三馬,詩成愧一螺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壬子夏端居二湖與二三子讀書而苦熱如焚一坐
- 倉黃恒畏咎,班白總憂貧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月夜書懷二首
- 白云恒岳在荒檐。 -- 出自清·紀映鐘·茅慎言暑中過訪
- 針帚恒在手,巨細無張弛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挽大姊
- 眼看恒河幾劫沙,隨身鎖子骨鉤加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神光嶺
- 古有恒真人,事豈欺我哉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升·釣魚臺
- 遑恤恒饑子,姑留自祭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五言十首
- 學者恒沙無一悟,過在他討舌頭路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四十一首
- 織者恒苦寒,耕者恒苦饑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感時
- 否泰恒相代,乘時圣明出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悠悠荒路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