弓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弓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忠武馨香向不同,鬼神呵護垂箕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岳德裕如大都
- 實翁大笑笑虛翁,自辟新庵地幾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佛智忠禪師實庵
- 能草子虛上林賦,更須收斂入檀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黃君以發擬文公書院梁文及賦
- 功名至此休看鏡,戰伐于今喜掛弓。 -- 出自宋·郭仲荀·奉和宮使內翰佳什
- 天光分碧一千頃,晴影飛虹二百弓。 -- 出自宋·黃宏·題擬虹橋
- 水光碧界一千頃,晴影紅翻二百弓。 -- 出自宋·黃夢得·擬虹亭
- 百戰皆收第一功,幾回旁嘆泣良弓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曹參廟
- 平生執鞭所欣慕,追尋故跡得數弓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晁景迂大觀庚寅冬為四明船場后七十有余年某
- 選構人皆事宴逢,獨君教子襲良弓。 -- 出自宋·錢詠·賦新繁周表權如詔亭
- 浮定有無誰識意,夜涼如水月如弓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送琮監寺住院
- 指光遠射神龍燭,眉彩修彎帝釋弓。 -- 出自宋·釋契適·觀音詩
- 一人背手抽金鏃,一人反身控角弓。 -- 出自宋·釋深·頌古八首
- 盡謂古今都坐斷,誰知賊過后張弓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頌古三十一首
- 夜寒北斗垂金柄,月落西山藏玉弓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三十拄杖放渠儂,大似賊過后張弓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頌古十一首
- 試將此曲花前奏,花能起舞腰肢弓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虞美人草
- 巧射穿楊驚破的,克家長箭挾良弓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送陳夢得省闈一首
- 羞登廣式議英雄,匣卻吳鉤弢卻弓。 -- 出自宋·唐涇·讀史懷友
- 后擁關遮山作衛,左噓右吸水成弓。 -- 出自宋·涂槱·題秀巖
- 開口劍鋒初論事,歸休弱羽已傷弓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哭宋文淵
- 出門浩氣如長虹,舉手欲掛扶桑弓。 -- 出自宋·薛魁祥·詩一首
- 光祿坂高鹽亭東,潼江直下如彎弓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崇寧元年閏六月廿五日道祖再按鹽亭經光祿坂
- 若為遽舍風千疊,未苦能留月一弓。 -- 出自宋·袁復一·昨暮侍玉霄亭坐新月初上涼風疊至配以丹荔白
- 徘徊睥睨知何意,怕干時人挾彈弓。 -- 出自宋·趙時韶·霜禽欲下先偷眼
- 美人不見已三月,日日相思賦角弓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寄玉山人兼柬匡廬外史
- 一自鼎湖龍去后,小臣何地泣遺弓。 -- 出自明·甘瑾·讀靖康遺事
- 窗前括子添清影,捉筆常移一兩弓。 -- 出自明·紀青·徙南白足掩關書了義經春暮過訪喜而贈之
- 日下蒼龍隨玉仗,道前寶馬載雕弓。 -- 出自明·金幼孜·扈從狩陽山次韻答胡學士(時有甘露降)
- 賜第初元臣老朽,負恩未報泣遺弓。 -- 出自明·劉定之·裕陵挽詞
- 少年天子重邊功,烏帽戎衣手角弓。 -- 出自明·王鏊·十一絕句
- 稱藩特奉龍函表,偃武仍包虎韔弓。 -- 出自明·王彝·送安南使還國應制
- 閑來愛飲三杯酒,老去羞談兩石弓。 -- 出自明·王越·次韻答馬大理天祿
- 席帽長衫渾不辨,只教銀鐙露雙弓。 -- 出自明·王志堅·河間道中雜興二首
- 美人學舞魚腸劍,廝養能彎象弭弓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題梅客生中丞平朔方卷
- 全功獨取遼城箭,大言誰信扶桑弓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次韻王止仲見寄并柬郡諸友
- 幾度殘鐘敲落日,老僧猶泣鼎湖弓。 -- 出自明·元宣·游龍翔寺
- 宰肉有謀偏躡足,分羹可忍況藏弓。 -- 出自明·張如蘭·淮陰祠二首
- 燈火未然月未出,名字不聞五百弓。 -- 出自明·張獻翼·燈夕同陸姬過胡姬并懷侯雙
- 幽花無主愁經眼,好鳥多情苦避弓。 -- 出自明·張著·次鄭季亮避亂歸城韻
- 臨邊收盡逃亡卒,馬上能開一石弓。 -- 出自明·朱模·六安山中
- 微行小隊幸居庸,天馬新調玉臂弓。 -- 出自明·朱應登·擬古巡幸詞(五首)
- 一自恩歸西內日,飛魚閑掛寶雕弓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漁父天寒網罟凍,莫徭射雁鳴桑弓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歲晏行
- 湍上急流聲若箭,城頭殘月勢如弓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金城北樓
- 每憶上方誰請劍,空嗟高廟自藏弓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岳王墳
- 裹頭宮監堂前立,手把牙鞘竹彈弓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