庵在第5個字的詩句
庵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何年卓茆庵,餌術衍遐壽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題梁中砥詩書圖
- 迤而邵氏,庵舍不能修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滿庭芳 文登張公邵公要起玉花社
- 邑號長春,庵名崇道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踏云行 贈羅家莊崇道庵長春邑眾
- 嘗記得、道庵人靜,縱談朝夕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滿江紅·眼底交游
- 下馬問中庵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菩薩蠻 山居遣興
- 我即是中庵,汝作中庵友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卜算子 長白山中作
- 自從會得,庵中無日不春風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歌頭 贈和庵王察判
- 用靜定為庵自住持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沁園春 勉諸門人
- 踵營梁(節(jié)庵)紀(香驄)喪,風義在殘世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贈汪社耆
- 君勿輕住庵,住庵不容易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送覃侍者住庵
- 忽生朱晦庵,追千萬世前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新安
- 庵,更看臥龍瀑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臥龍?zhí)?/a>
- 誅之木綿庵,身死國亦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
- 草草白云庵,隙地日自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改白云庵疏語為李道大
- 我身即此庵,要識一個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家自昭慈湖山長
- 萬古木綿庵,不愧趙韓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憶我二首各三十韻
- 提攜更小庵,清絕非人世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游楊村仁王院二十韻
- 公歸問訊庵中老,只履西來意淺深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陪德久出郊
- 療疾但分庵畔草,吐言不出世間書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青布道人
- 得非道者庵邊隔世植萬本,倫魁飛來排斡予交樛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梁源異松圖行為臺州趙別駕作
- 直為我容庵,故作如見說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題張四直閣容庵
- 余此芭蕉庵,幽居堆云處。 -- 出自宋·釋谷泉·書壁
- 笑倒石門庵內(nèi)客,一條濟水過新羅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頌古
- 庵內(nèi)不知庵外事,鐵額銅頭不相似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古鏡破來庵許大,秋毫未盡眼能寬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鏡庵
- 掌中謾說庵摩勒,無限蒼生被熱謾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楞嚴六根·非眼能見
- 千載靈龜庵下出,團團骨上卦重重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頌古四十五首
- 無端擊著庵前竹,直至如今在半途。 -- 出自宋·釋嗣宗·頌古三首
- 含光知有庵中主,提起油瓶應不疑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古九十八首
- 門前廢草庵,平常不離方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持經(jīng)功德分第十五
- 釋迦佛,普庵光,不二如來體不藏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信士畫真請贊
- 識得堆堆庵內(nèi)主,外魔那得得藩籬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(jīng)頌一十四首·金剛藏菩薩
- 或謂為密庵破庵,跳籬驀墉之克家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無淮和尚贊
- 或曰如竹庵之為宗師也,不可贊不可罵,精金美玉自有定價,贊之罵之徒增話{左木右覇}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竹庵珪和尚贊
- 雷峰峰下庵,乃復浪此名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石應之校書招同胡崇禮趙幾道幾道飲白蓮社晚
- 誰知個中庵,爐火但趺坐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題永泰顯上人個中庵
- 歸歟結茆庵,課仆理荒圃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寄惠州陳史君真卿
- 主公真得庵居相,俗子那容線路能。 -- 出自宋·許巽·梅峰
- 源流自介庵,句法深以穩(wěn)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與范總干
- 長篇欲向庵壁題,憑陵膏氣三千丈。 -- 出自宋·鄭晦·浮丘祠
- 鑿石甃圜庵,結構因巖谷。 -- 出自明·王璉·石屋
- 便須作花庵,誰與迂叟謀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牽牛
- 郭西有竹庵,幽閑曠奇絕。 -- 出自明·雪溪映·過黃葉庵
- 聞道百花庵可住,他時借我讀《華嚴》。 -- 出自明·楊循吉·百花庵主見訪
- 燕市住西庵,重來續(xù)一談。 -- 出自明·張民表·汪明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