峰在第4個字的詩句
峰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剪竹疑峰新制笛,待沖霜月訪桓伊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寄雪蓬姚使君
- 想到瓊峰頂,題詩更紀功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桂林送人之瓊州招捕海寇
- 空羨駝峰烹翠釜,漫思鱸膾拌金齏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此悟
- 雨洗千峰曉,波涵萬頃秋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秋日西湖閑泛
- 窮秋華峰哭,夜月牛渚笛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李古城索狂醒道人詩
- 一別爐峰十載余,重來相對雪消初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雪后望廬山
- 突兀雙峰曉色分,瘦筇支足上昆侖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送曹之才游天目山
- 霜變北峰樹,猿啼下竺云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聞復先上人下世
- 忽到孤峰頂,白云飛滿身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昌化道中
- 南北高峰叫杜鵑,斜陽浮翠斷橋邊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西湖
- 溪回眾峰新,畈絕一嶺又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過風門嶺
- 九十九峰歸夢寒,玉笙泠泠跨飛鶴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送葛居士住棲碧庵
- 秦望諸峰入幾看,仙居縹緲五云端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王修竹監簿名樓曰與造物游命予賦
- 誰卓孤峰紫翠巔,流泉一脈到宮前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游九鎖山·天柱峰
- 繞郭群峰列,回波一鏡如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約徐隱君幼文同隱吳興
- 遠訪孤峰頂,涼荒見道情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文心之訪予山中
- 遙想中峰月,清梵滿空虛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寄中竺泐季潭
- 隱約遙峰窗外綠。 -- 出自清·莊棫·蝶戀花·殘夢初回新睡足
- 路入仙峰不記重,一軒瀟灑檜陰中。 -- 出自·□說·高平北巖
- 目斷青峰是何處,單于吹角莫云橫。 -- 出自宋·艾可叔·金陵晚眺
- 心事西峰一首詩,真人自在陳橋驛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陳摶題壁圖
- 遙憐五峰老,尚寄苦寒吟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丁亥冬大雪十數作鄧清曠以苦寒吟見寄
- 雪盡孤峰瘦,家仇老夢寒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雪盡
- 鏡似臨峰月,流如飲澗虹。 -- 出自南北·張正見·游簡寂觀
- 少華一峰已為谷,白日西出明朝陽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和劉道原騎牛歌
- 推倒西峰一百丈,試觀河漢所從來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瀑布六首
- 巴峽廬峰聲淅瀝,渭川斜谷氣蕭森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直舍之西植竹兩業經歲甚茂
- 累石為峰太謹嚴,故排雙竹辟修織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勝師堂雙竹
- 廬岳奇峰將出地,豐城寶氣已連天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發彭澤
- 其陽諸峰五老人,或疑緯星之精隳自空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廬山高
- 小酉諸峰開夕照,虎溪春寺入煙霏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題王實夫畫
- 七十二峰今夜月,龍門相對駱駝山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潯陽歌五首
- 積雪千峰白,斜陽一鏡平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春日舟行四首
- 游到九峰寺,匡廬面目新。 -- 出自·唐英·留別九峰山水
- 三十六峰高插天,瑤臺瓊宇貯神仙。 -- 出自宋·朱彥·游黃山
- 七十二峰七度攀,此身寧復在人間。 -- 出自·劉海粟·作云谷晴翠歸途口占
- 三十六峰縹緲間,吳頭楚尾列重關。 -- 出自·唐弢·黃山道中
- 海外群峰爭赴壑,云端巨掌欲擎天。 -- 出自·朱光潛·黃山
- 遠火千峰夕,遙鐘獨雁飛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梅江送林澤中還嶼南
- 一上巍峰獨枕流,匡山爽氣為君收。 -- 出自宋·蔡沆·坐龍池觀瀑布泉
- 故人廬峰北,一念長周旋。 -- 出自宋·蔡權·自詠
- 山露五峰疑指爪,溪盤百疊想裙痕。 -- 出自宋·蔡向·題隱真宮
- 路經新峰驛,薄暮聊解裝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樂溫道中
- 三十六峰渾不見,翠微真在有無中。 -- 出自宋·陳炳·翠微寺
- 前頭諸峰列碧霄,獻奇貢異相聯絡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詠陳世良天開圖畫之閣
- 南去云峰有盡頭,北歸矰弋正多憂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題王書史百雁圖
- 合掌仙峰插漢高,下臨滄海壓波濤。 -- 出自宋·陳桷·合掌巖
- 晚翠千峰遠,春深一澗長。 -- 出自明·陳蒙·游云門
- 欄外一峰奇,意重友人餉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東湖四詠
- 鸑鷟一峰聳,相參如有期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三月游延平溪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