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在第7個字的詩句
寺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平明疏磬白云寺,遙夜孤砧紅葉村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陽亭言事獻漳州于使君
- 白云曉濕寒山寺,紅葉夜飛明月村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途中言事寄居遠上人
- 郭里云山全占寺,村前竹樹半藏溪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和于中丞登扶風亭
- 郭中云吐啼猿寺,山上花藏調角城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越中言事二首(咸通八年瑯琊公到任后作)
- 秦原山色近,楚寺磬聲微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赟上人還京
- 便道須過大師寺,白蓮池上訪高蹤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演上人之撫州覲使君叔
- 為法應過七祖寺,忘名不到五侯門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如獻上人游長安
- 何因請住嘉祥寺,內史新修湖上亭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寄常一上人
- 魯公邀省客,貧寺人過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酬顏使君真卿、王員外圓宿寺兼送員外使回
- 鳳翅山中思本寺,魚竿村口望歸船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往丹陽尋陸處士不遇
- 借問從來香積寺,何時攜手更同登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粲上人兼寄梁鎮員外
- 去年今日湘南寺,獨把寒梅愁斷腸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人日梅花病中作
- 自從到此天臺寺,經今早已幾冬春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市樓逢酒住,野寺送僧歸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尋李暹
- 移得蕭騷從遠寺,洗來疏凈見前峰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竹
- 宿郊虔點饌,秋寺靜監香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寄察院李侍御文炬
- 雖近曲江居古寺,舊山終憶九華峰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題慈恩寺默公院
- 新篁映碧宇,野寺臨長堤。 -- 出自宋·韓縝·崇法寺
- 長憶西山,靈隱寺前三竺后,冷泉亭上舊曾游,三伏似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灑泉子
- 浮生難會此,此寺絕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與人游會潤州金山寺
- 禁林俄召試,卿寺果垂褒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光祿黃少卿學士感恩書事十六韻
- 行衙到處皆如寺,按部經年不離舟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送鞠十二朝散將漕二浙
- 水石蔽虧包廢寺,版圖磨滅指鄰村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王氏松齋詩
- 云邊鳥道古來寺,煙際漁舟何處翁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次韻陳廷藻戶部西湖快目堂之集
- 深村見人少,孤寺與云齊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宿齊云寺
- 破午停鞭得幽寺,眼明初見竹間亭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題化度寺竹間亭
- 二年寄跡閩山寺,一笑翻然向浙江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絕句送巨山二首
- 平生耳裹三峰寺,況識峰頭新主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朱喬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
- 一春寒食過,幽寺晚晴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致明攜酒來云際
- 鐘聲認得林邊寺,歲歲籃輿獨往還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宿云際偶題
- 溫其題詩新歷寺,落筆風雨驚長林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觀二劉題壁
- 致中題詩新興寺,壞壁歲久莓苔侵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觀二劉題壁
- 人言五里余,有寺潔且寬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宿彰教寺
- 春風入城郭,古寺花開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噔上人頤庵
- 已辦尋芳游野寺,何當修禊泛溪船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日次韻張叔元
- 廬阜東西二林寺,錢塘南北兩高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韻錢申伯游東山既歸述懷之章
- 白云遮日蔽秋寺,青嶂聞猿驚暮鐘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留寄黃檗山妙湛禪師
- 信公令住竹林寺,曾寄吳鹽道起居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寄兩道原詩二首
- 馬題詩■■■寺,行人有比峴山游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主之約詩,用宇文韻
- 桐葉秋風來古寺,苔花春水放歸船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贈筆生楊君顯
- 更欲息棲尋野寺,細蘿芳杜碧山期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過寺訪以行
- 黃葉閉門逢野寺,白波侵郭見江城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海口道上有述懷鄭二宣
- 錫杖乍飛天竺寺,芒鞋還踏道場山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履省任后之吳興部戲作
- 海云忽到金山寺,江氣遙吞鐵甕城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金山江天閣漫興(三首)
- 濕云鴉背重,野寺出新晴。 -- 出自清·蔣士銓·湖上晚歸
- 東林鐘聲晚出寺,高崖木葉秋平溪。 -- 出自清·姚鼐·望廬山
- 林簇曉霜離水寺,路穿新燒入山泉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泰禪師歸南岳
- 想到中峰上層寺,石窗秋霽見瀟湘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禪者游南岳
- 卻憶雞林本師寺,欲歸還待海風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僧歸日本
- 春城雨雪霽,古寺殿堂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彬座主赴龍安請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