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在第7個字的詩句
寺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門前樵徑連江寺,岸下漁磯系海槎。 -- 出自唐·吳仁璧·南徐題友人郊居
- 僧歸岳外殘鐘寺,日下江邊調(diào)角城。 -- 出自唐·褚載·南徐晚望
- 松梢半露藏云寺,灘勢橫流出浦船。 -- 出自唐·鄭準·題宛陵北樓
- 幾家遙共玩,何寺不堪容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和友人許裳題宣平里古藤
- 隔岸青山秋見寺,半床明月夜聞鐘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題陳山人居
- 松竹迥尋青障寺,姓名題向白云樓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奉酬翁文堯員外神泉之游見寄嘉什
- 旅愁論未盡,古寺扣晨鐘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逢友人
- 春風避酒多游寺,曉騎聽雞早入衙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春末送陳先輩之清源
- 梵僧為骨肉,柏寺作家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送進士蘇瞻亂后出家
- 清凈高樓松檜寺,世雄翻愧自低腰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題尼大德院
- 明朝漸近山僧寺,更為殘花醉一場。 -- 出自唐·王喦·杪春寄友人
- 山響疏鐘何處寺,火光收釣下灘船。 -- 出自唐·熊皎·湘江曉望
- 獨宿大中年里寺,樊籠得出事無心。 -- 出自宋·孟賓于·湘江亭
- 雖寄上都眠竹寺,逸情終憶白云端。 -- 出自·李中·贈謙明上人
- 遙想枚皋宅邊寺,不知涼月共誰游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廬阜僧歸山陽
- 朝車載酒過山寺,諫紙題詩寄野人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寄江州蕭給事
- 水隔淡煙修竹寺,路經(jīng)疏雨落花村。 -- 出自唐·楊徽之·寒食寄鄭起侍郎
- 伴行唯瘦鶴,尋寺入深云。 -- 出自宋·王元·句
- 今日再游光福寺,春風吹我入仙家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再看光福寺牡丹
- 松欹鳥道云藏寺,月滿漁舟水浸天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登郡樓書事
- 百尺古松松下寺,寶幡朱蓋畫珊珊。 -- 出自唐·易思·題袁州龍興寺
- 秋盡棋聲過竹寺,雨余詩思落茶山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寄湖州刁殿丞
- 還因得新句,山寺遍題名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送韓嶼秀才南游
- 無人問行客,山寺莫鐘聲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桐江晚望
- (《贈溫州大云寺僧鴻楚》,見《高僧傳》)齋溪從沮水流嶓冢,嶺接青泥入劍天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(lián)句
- 千峰路盤盡,林寺昔何名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游山寺
- 松檜老依云里寺,樓臺深鎖洞中天。 -- 出自唐·處默·題棲霞寺僧房
- 朝家方用武,僧寺總屯兵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吳下詠懷(八首)
- 繡被土磚于闐寺,寶裝刀劍鎮(zhèn)南營。 -- 出自·袁華·廣陵雜興(三首)
- 六宮程緩緩,列寺思飄飄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覽周左丞伯溫壬辰歲拜御史扈從集感舊傷今敬
- 陰厓鱉裙披,蕭寺壓其左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登昆山寺謁劉龍洲墓
- 醉里看花城外寺,閑來課種水南村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浣溪沙 為劉歸愚壽
- 倦憩客猶勤訪寺,幽棲吾欲厭歸城。 -- 出自元·楊載·暮春游西湖北山
- 龍湫山上云屯寺,別是一乾坤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人月圓 寄 源芝田禪師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
- 山藏白虎云藏寺,池上老梅枝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人月圓 吳門懷古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
- 山藏白虎云藏寺,池上老梅枝,洞庭歸興,香柑紅樹,鱸銀絲,白家池館,吳宮花草,可似當時,最憐人處,啼鳥夜月,猶怨西施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人月圓 吳門懷古
- 林深藏卻云門寺,回首若耶溪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人月圓 會稽懷古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
- 衡岳醉投秋雨寺,漢江吟渡夕陽舡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狂吟八韻送英公暫歸故鄉(xiāng)遷殯二親
- 不道空山曾有寺,隔溪風送午鐘聲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武陵莊
- 南北更無三座寺,東西只有一條街。 -- 出自宋·孫山·鄭州
- 翠輦將游石渠寺,探得姚崇乘小駟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華清宮詞
- 天暖憶游沙苑寺,雪中會過洛河村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渭北即事書呈太素
- 幾處疏砧紅葉寺,誰憐弄杼不成章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促織
- 但記曉鐘來兩寺,一鐘聲短一聲長。 -- 出自清·江湜·湖樓早起
- 何須錢買屋,空寺足閑吟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冬日南谷讀書
- 竟日清幽來佛寺,有時問答覺人家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平步樓
- 掩門青檜老,山寺白髭長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崇·句
- 遺名懶住城中寺,招隱曾居海畔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次韻酬子文師
- 隔云清磬山傍寺,照水孤燈渡口船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浙江晚望
- 桂花香里尋僧寺,榕葉陰中掩縣門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畬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