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7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萬古靈根種廣寒,折來白日更升仙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丹林有作
- 轆轤聲曉潛虬寒,玄猿啼在深深樹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允中·陳公樓
- 過了重陽便作寒,貂裘心事未容安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初冬
- 雪后東風作峭寒,客懷零亂客眉攢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簡施蕓隱
- 一篝燈影夜窗寒,靜展青編子細看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觀書
- 筋力已非舊,逢寒亦自憐。 -- 出自宋·宋慶之·開爐日賦
- 憔悴應憐范叔寒,南北東西萬里謫。 -- 出自宋·宋汝為·老人付
- 十二盤傾夜月寒,漢銅仙人詠如雨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玉津園棄景鐘歌
- 氈城寓里風雪寒,妾行雖危漢室安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昭君曲
- 晝靜龍須坐,宵寒龜殼眠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七弟示詩后又改緣字為川字因再次韻
- 繞樹沈煙主,凌寒檀暉披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和卷中韓子蒼梅花三首
- 愚翁夸甫骨應寒,宇宙因誰危與安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連雨偶成二首
- 三杯卯醖雨輕寒,鼓腹侏儒恃縣官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連雨作寒二首
- 剛耿在眉睫,歲寒出脾肝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與可墨竹二十韻
- 水落石可數,沙寒鷗自眠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道中寄同舍
- 千載尚可期,一寒那足顧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答陸華父
- 土膩少沙石,氣寒無麥麰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四明山記游八十韻
- 人心到無言,冰寒炭故熱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王木叔推官滿秩
- 勞子辭我去,天寒無乃苦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孫生康祖從予海陵予薦之滁守趙叔明之門送以
- 連陰漠漠鎖春寒,間檢新年歷日看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又答韻
- 峰迥簫吹玉,溪寒石點金。 -- 出自宋·湯乂·白鶴禪寺
- 四明光照九霄寒,閬苑神仙日往不。 -- 出自宋·唐震·游四明留題丹山
- 春風雖高卻不寒,扶杖起散腰腳頑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次韻歐公殘杏
- 疊浪千堆霰雪寒,澄淵百尺瑠璃翠。 -- 出自宋·汪任·寒翠亭
- 蛩聲扶砌訴新寒。 -- 出自宋·汪若楫·青山
- 睡眼云招去,馀寒酒掃空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初夏
- 乃□驚躍玻璃寒,骨被頑甲流腥涎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食筍
- 一潭紺影浸秋寒,云染龍腥罥枝重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同張李二同知及學官游石龍潭以韓公炭從湫詩
- 地迥高樓目,天寒故國心。 -- 出自宋·王從·次韻張晉彥秋日
- 何用對忘憂,歲寒端有益。 -- 出自宋·王偘·夜對梅花示彥恭侄
- 桃花風起竹輿寒,寒食天晴石路乾。 -- 出自宋·王廉清·送桑澤還天臺
- 月落香方覺,天寒韻更高。 -- 出自宋·王默·梅花
- 夜淺月未生,春寒雪猶在。 -- 出自宋·王闢·宿宅與王專魏野洎用晦上人因成聯句
- 山木陰陰江面寒,此天別在壺中寬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題嚴陵釣臺一首
- 酒痕落肋梅忍寒,春羞入眼橫波艷。 -- 出自·王山·答盈盈
- 瀲滟波光入座寒,翠翎雪羽下云端。 -- 出自宋·王隨·鄭州浮波亭
- 雨挾東風作嫩寒,短墻圍水柳藏煙。 -- 出自宋·王希呂·湖山十詠
- 側目一愁胡,已寒不須潑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曾谹父將赴浮光九日無酒賦二詩次韻
- 僧催坐夏麥留寒,吳人未御絺绤單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嘗新茶
- 慶暖具杯觴,送寒操杖幾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次韻李叔飛
- 一瓶一缽遠山寒,野路梅花已向殘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僧求詩往平江
- 人家蠶治怕桑寒,階下決明隨意綠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吳興苦雨
- 五色琉璃白畫寒,當年佛腳印旃檀。 -- 出自宋·王雍·題三學山
- 經夏地無暑,未寒泉有冰。 -- 出自宋·王云·句
- 詩禮自持律,饑寒誰解圍。 -- 出自宋·王翥·憶舍弟
- 一榻臥白云,清寒不成寐。 -- 出自宋·危和·稹翠樓
- 白玉樓臺近廣寒,冷侵銀海眩光翻。 -- 出自宋·衛博·和人雪詩
- 去年靈麓未空寒,一客南歸不足嘆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別吳荊溪
- 道義須知耐歲寒,論心還喜臭如蘭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為師席李上舍去智壽四首
- 四時風颼颼,多寒而少燠。 -- 出自宋·文師敬·龍多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