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寒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牖暗參差影,階寒斷續(xù)聲。 -- 出自唐·林寬·苦雨
- 紫水風(fēng)吹劍樹寒,水邊年少下紅鸞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坐近松風(fēng)骨自寒,茅齋直拶白雪邊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禪林寺作寄劉書記
- 無賴秋風(fēng)斗覺寒,萬條煙草一時(shí)干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柳十首
- 云木沈沈夏亦寒,此中幽隱幾經(jīng)年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題王處士山居
- 迫夜愁嚴(yán)鼓,沖寒托軟巾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宿趙山采別業(yè)
- 雪霽凝光入坐寒,天明猶自臥袁安。 -- 出自唐·吳仁璧·春雪
- 磧迥兵難伏,天寒馬易收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邊將二首
- 城上風(fēng)生蠟炬寒,錦帷開處露翔鸞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去扇
- 五樹旌封許歲寒,挽柯攀葉也無端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大夫松
- 十載衣裘盡,臨寒隱薜蘿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北山秋晚
- 景夕殘霞落,秋寒細(xì)雨晴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水險(xiǎn)溪難定,林寒鳥異群。 -- 出自唐·喻坦之·商于逢友人
- 欲剪宜春字,春寒入剪刀。 -- 出自唐·崔道融·春閨二首
- 彎弓行伍兒,饑寒手不開。 -- 出自唐·周祚·出遼后(三首)
- 色靜云歸早,光寒鶴睡遲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中秋月
- 禁靜聲連北,江寒影在東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秋日同覺公上人眺慈恩塔六韻
- 鎖合眠關(guān)吏,杯寒啄廟鴉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和知己赴任華州
- 園近鹿來熟,江寒人到稀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秋日曲江書事
- 省壞蘭終潔,臺(tái)寒柏有根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亂后龍州送鄭郎中兼寄鄭侍御
- 地遠(yuǎn)終峰盡,天寒朔氣凝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冬日送涼州刺史
- 風(fēng)急云輕鶴背寒,洞天誰道卻歸難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題一作送劉煉師歸山
- 夜靜沙堤月,天寒水寺鐘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舟行夜泊夔州
- 河朔頻河地早寒,城煙牢落水回環(huán)。 -- 出自唐·王滌·贈(zèng)子野歸潮時(shí)會(huì)大名府
- 果熟秋先落,禽寒夜未棲。 -- 出自唐·熊皎·句
- 歲稔人情樂,天寒馬力驕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又捧新詩見褒陋止睹五章之綺麗如九奏之凄清
- 信步尋三逕,祛寒飲一杯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侍郎吟思愈清逸才無敵唱彌高而和彌寡我已竭
- 十月清霜尚未寒,雪英重疊已如摶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醉中詠梅花
- 泉暖聲才出,云寒勢(shì)未收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正月晦日
- 溪凍聲全減,燈寒焰不高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
- 水闊緣湘困,云寒過磧迷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孤雁
- 庭冷鋪苔色,池寒浸月輪。 -- 出自·李中·獻(xiàn)中書潘舍人
- 貴賤知無間,孤寒必許親。 -- 出自·李中·獻(xiàn)喬侍郎
- 遠(yuǎn)思風(fēng)醒酒,余寒雨濕衣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早春旬假獨(dú)直寄江舍人
- 遠(yuǎn)思風(fēng)醒酒,馀寒雨濕衣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早春旬假獨(dú)直寄江舍人
- 水閣春來乍減寒,曉妝初罷倚欄干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柳枝辭十二首
- 青城山峭皂江寒,欲度當(dāng)時(shí)作等閑。 -- 出自唐·楊鼎夫·記皂江墮水事
- 內(nèi)人曉起怯春寒,輕揭珠簾看牡丹。 -- 出自唐·徐仲雅·宮詞
- 春老雪猶重,沙寒草不深。 -- 出自唐·楊夔·寧州道中
- 蘭死不改香,井寒豈生澌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贈(zèng)怤師
- 蘭死不改香,井寒豈生澌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贈(zèng){上付下心}師
- 九十九岡遙,天寒雪未消。 -- 出自唐·蔣吉·漢東道中
- 樹靜禽眠草,沙寒鹿過汀。 -- 出自唐·景池·秋夜宿淮口
- 影暗村橋柳,光寒水寺燈。 -- 出自唐·姚揆·村行
- 笛里聲飄柳色寒,縣齋深在白云間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贈(zèng)蘭江鞠明府
- 水凈苔生發(fā),山寒樹著衣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題天臺(tái)石橋
- 水凈苔生發(fā),山寒樹著枝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方廣寺石橋
- 晝漏新添刻,春寒早放班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皇帝閣春帖子
- 白蘋溪湛五亭寒,物象全宜謝守閒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寄湖州刁殿丞
- 平曉開朱戶,輕寒御練衣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太后閣春帖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