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7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乍來松徑風露寒,遙映霜天月成魄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錫杖歌,送明楚上人歸佛川(一作權德輿詩)
- 變節(jié)金初至,分寒火正流。 -- 出自唐·敬括·省試七月流火
- 是時雪初霽,冱寒水更積。 -- 出自唐·趙居貞·云門山投龍詩
- 帶月乘漁艇,迎寒綻鹿裘。 -- 出自唐·秦系·山中崔大夫有書相問(一作崔大夫有書問余山
- 夜靜溪聲近,庭寒月色深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酬普選二上人期相會見寄
- 向暖風初扇,馀寒雪尚侵。 -- 出自唐·竇常·花發(fā)上林
- 日暖山初綠,春寒雨欲晴。 -- 出自唐·陳潤·東都所居寒食下作
- 日暗城烏宿,天寒櫪馬嘶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殷卿宅夜宴
- 山晚云藏雪,汀寒月照霜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西陵懷靈一上人兼寄朱放
- 碧玉波光四面寒,虛空簷宇出林端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鄭州浮波亭
- 地暖春生早,山寒日下遲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寄洪州楊太博
- 風勁香逾遠,天寒色更鮮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叢菊
- 山高晴若陰,洞寒夏如秋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寄題上虞蘇簿凝虛館
- 盈盈粉色凌時,寒玉體、先透薄妝。 -- 出自宋·劉幾·梅花曲
- 玉佩玎珰,露滴寒如水。 -- 出自宋·盧氏·鳳棲梧/蝶戀花
- 疏簾不卷水晶寒,小屏半掩琉璃翠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踏莎行·蠟炬高高
- 北風哭夜星辰寒,竹籬敲戛鳴瑯玕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感懷
- 鏡湖清淺越山寒,好倚秋云刮眼看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被恩出使
- 凍云朝濕萬峰寒,鑿齒辛勤訪道安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聞楊公濟冒寒訪契嵩上人
- 事業(yè)乖圣賢,饑寒愧妻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曾元恕累日不相見以詩垂寄依韻和答
- 河靜水猶凍,地寒林未花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出大名府北郭
- 日落群山靜,天寒獨鳥歸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歸鳥
- 終朝對幾榻,歲寒結知音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和施耕進士憶竹
- 樵凍肩增豎,魚寒手懶箝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詰朝雨寒密雪雜下輒成一篇呈諸匠者幸賜光和
- 嚼爽腸忘渴,吟寒口懶占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某近辱諸公光和前篇鄙思未已復自次元韻奉呈
- 白蘋風起月華寒,影朦朧、半和梅雨。 -- 出自宋·孫浩然·夜行船·何處采菱歸暮
- 背飛雙燕貼云寒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虞美人 寄公度
- 曉登太華三峰寒,憑高始覺天地寬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長安
- 清商回徵星斗寒。 -- 出自宋·郭祥正·醉翁操·冷冷潺潺
- 休論范叔十年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虞美人·從來強作游秦計
- 不應解怯晚叢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虞美人·真香秀色盈盈女
- 梅花原為怕春寒,想見垂垂雪作團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探梅
- 鴛衾不覺夜深寒。 -- 出自宋·向滈·西江月·抵死漫生要見
- 破臘驚春意,凌寒試曉妝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蠟梅
- 不如且住,清明寒食,數(shù)日之間。 -- 出自宋·王質(zhì)·眼兒媚·雨潤梨花雪未乾
- 竹露秋聲,拂拂寒生袖。 -- 出自宋·王質(zhì)·蘇幕遮·水風輕
- 一點西風,便覺寒秋近。 -- 出自宋·王質(zhì)·蘇幕遮·驛塵飛
- 歲晚故人闊,天寒鴻雁稀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臘后一日尋梅東門外馬上遇雪
- 石嶝險兮水道寒,思夫君兮未敢言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華陽洞天
- 春令宜畫一,驟寒乃奇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
- 破曉東風尚作寒,孤筇隨客已媻姍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閑居十首
- 不是風寒即雨寒,朝來春意破天慳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早春十絕呈石湖
- 勁節(jié)蒼梢筆底寒,一天風雪與堅頑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陳總管坐上贈寫竹妓二首
- 笑攜佳句又沖寒,政用消憂觴詠間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元卿二首
- 天公行四序,暑寒各有宜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喜雪篇
- 酒濃勝得晚天寒,云氣侵帷水墨翻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趙景安四首
- 底用尋春去,沖寒踏月行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石湖居士瓶中早梅二首
- 細穿詰曲上高寒,一鷲青冥杳靄間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正覺寺
- 向來車笠誓,歲寒迄能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林郎中相送北歸
- 爐熏抽蕙褭高寒,列宿低光近醮壇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待眾官致語口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