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7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春風到手眼生寒,煙水村深有茅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書璨相公梅卷
- 陰森一片翠微寒,不放驕陽排闥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松柵
- 解道晴暄殊欠寒,城中未有梅花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月中觀梅
- 寧使風饕雪虐寒到骨,轉寒轉有寒精神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月中觀梅
- 雪意自怕老夫寒,月意寧知老夫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月中觀梅
- 此盟定自不可寒,把住梅花更商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汪卿
- 盡雪專為我輩寒,故人亦肯記袁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桂子白大監餉酒冰炭
- 短篷夜泊洲渚寒,孤雁橫江聲正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秋江引
- 青燈竹屋雪村寒,聲鳴益悲夢難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三次韻答惠蘭亭紙翠毫筆
- 夜深不道瑣窗寒,浥盡花香花有語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書樓考甫梅花百詠因徐直孺寄考甫
- 一舸秋風夢亦寒,當人只作賈胡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嚴陵待鎖
- 槿籬月三間,荒寒天不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燕來巢
- 紅薇滴露護輕寒,微鬢香絲卸玉鸞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昭儀春浴
- 春蓑雨濕蕙煙寒,閒卻鷗沙釣竿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爭棋
- 潮急仍吞瀨,更寒不過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舟次嚴陵
- 瓦盆猶帶澗聲寒,亦有詩情幾硯間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菖蒲
- 舊日曾來處,廳寒云月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程兄見寄
- 家遠雁初到,邊寒菊未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酬戴式之
- 籬落花無賴,春寒手自治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澆花
- 投老自山林,灰寒寸寸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漫題
- 雪骨冰肌合耐寒,怕寒卻不離家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素馨
- 踏碎瓊瑤千里寒,新年才此試吟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雪中迓新憲
- 疏花不受世間寒,得圣之清自可餐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趙尉梅句
- 流行非所知,一寒清到底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出居十六詠·寒泓
- 碧桐翠竹夜生寒,折揚皇華何足道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曹實聽舅氏彈琴
- 劍吼空山鶴夢寒,聶仙夜訪碧云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謝管轄挽詩
- 煉霜不就,散廣寒霏屑。 -- 出自宋·施岳·步月·玉宇薰風
- 便似覺、清風夜寒。 -- 出自宋·白君瑞·柳梢青·玉骨冰姿
- 磧露黃云下,凝寒鼓不鳴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塞下曲
- 簿籍誰能問,風寒趁早眠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武功縣中作三十首
- 我慘得子舒,我寒得子溫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答竇知言
- 谷靜云生石,天寒雪覆松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殷堯藩侍御游山南
- 到處留丹井,終寒不絮衣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贈道者
- 麻衣紙襖度冬寒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憶王孫·麻衣紙襖度冬寒
- 不愁炎暑與嚴寒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化臥單
- 煙蓋云幢,影搖寒殿,往來呈瑞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水龍吟 西閣
- 出群常羨此,歲寒重、孤凝黛色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月中仙 對松
- 上丹霄飛至,廣寒宮悄,擲下金錢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賀圣朝·洞天深處
- 送迎交兩節,暄寒變一辰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守歲
- 鴛鴦沙***寒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江月晃重山
- 仲冬游歷苦無寒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江城子 仲冬
- 弗慮己饑弗慮寒,寸心恒為萬民殫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率題
- 老子生來骨性寒,宦情不改舊儒酸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任所寄鄉關故舊
- 長夜更難曉,天寒吟思清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枕上偶成
- 歲旱憂疑獄,天寒憫戍兵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缺題
- 握手藤床肉未寒,重來不覺淚汍瀾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哭青溪倪太宰先生
- 晚歲長同怪石寒,炎天恥受高云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畫松為顧良弼主事題
- 拍拍東風燕子寒,卷簾花絮若為看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茶陵竹枝歌(十首)
- 憯悽增欷兮,薄寒之中人;愴怳懭悢兮,去故而就新;坎廩兮,貧士失職而志不平;廓落兮,羈旅而無友生;惆悵兮,而私自憐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向晚嚴需破屋寒,娟娟纖月倚檐端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寄郭筠仙浙江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