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7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燭晃垂羅幕,香寒重繡衾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和畢員外雪中見寄
- 云暗猶飄雪,潮寒未應溪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春泊弋陽
- 風急柳溪響,露寒莎徑深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病中二首
- 瘦馬頻嘶灞水寒,灞南高處望長安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灞上逢元九處士東歸
- 山暝牛羊少,水寒鳧雁多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廣陵道中
- 北望高樓夏亦寒,山重水闊接長安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和崔大夫新廣北樓登眺
- 山淺憶巫峽,水寒思建溪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放猿
- 洞門深鎖碧窗寒,滴露研朱寫周易。 -- 出自唐·高駢·雜歌謠辭·步虛詞
- 天寒宜泉溫,泉寒宜天暑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潓陽亭作
- 梁空繞不息,檐寒窺欲遍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賦得早燕送別
- 歲晚煙霞重,川寒云樹微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洛陽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
- 竹落穿窗葉,松寒蔭井枝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東湖贈僧子蘭
- 暮雨潮生早,春寒雁到遲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江上懷翠微寺空上人
- 山晚云初雪,汀寒月照霜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途中送權三兄弟(一作送權驊)
- 裛露收新稼,迎寒葺舊廬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元晟歸潛山所居(一作送王山人歸別業)
- 日暮無來客,天寒有去鴻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陜下懷歸
- 樹老風終夜,山寒雪見春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題棲霞寺慶上人院
- 抱濕離遙海,傾寒向遠空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八月十五夜對月
- 逆吹爭為力,凌寒苦助侵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春雪有感呈王正叔束徽之
- 柳芽嚼雪噴盡寒,桃花燒風作春暖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春人
- 亂山影落碧波寒,漁翁醉臥愁不醒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長江萬頃明如鏡
- 心通江海浮,氣寒天地滿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暮行
- 巷濕人行少,空寒雁叫多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即事
- 石老苔為貌,松寒薜作衣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書隱者所居
- 歲晚梅花白,天寒楚塞清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于君錫節推
- 青青堂西行,歲寒不緇磷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書懷示友十首
- 送老茅屋底,天寒人跡稀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得張正字詩
- 堪笑臞仙也耐寒,飛花端合上樓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周尹潛雪中過門不我顧遂登西樓作詩見寄次韻
- 影動春微透,花寒韻更長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酴醿
- 飲馬長城窟,水寒傷馬骨。 -- 出自魏晉·陳琳·飲馬長城窟行
- 悲風清厲秋氣寒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燕歌行
- 琴柱急兮江上寒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謠
- 岳氣秋來早,亭寒果落新。 -- 出自南北·韋鼎·贈廖凝時凝居南岳
- 官家不知民餒寒,盡驅牛車盈道載屑玉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雪車
- 竹動時驚鳥,莎寒暗滴蟲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秋露
- 歲晚琴材老,天寒桂葉凋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孤桐
- 塞上蕃僧老,天寒疾上關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塞上宿野寺
- 今年無異去年寒,何事朝來獨忍難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苦寒
- 雪樓當日動晴寒,渭水梁山鳥外看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題寶應縣
- 天淡云容結,林寒日影微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冬日偶書
- 水螢光淡曉色寒,庭除索寞星河殘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古別意
- 磧迥風長急,天寒雁度遲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塞上秋懷
- 徑僻苔空老,林寒日漸曛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題楊氏別墅
- 秋千院落落花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寶鞍逐月玉鞭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數枝煙竹小橋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南歌子·庭下新生月
- 華燭下珠軿,盛寒里、春光一片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驀山溪·嬋娟不老
- 梅花初謝,雪后寒微峭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驀山溪·梅花初謝
- 從來清瘦可禁寒,為誰早把霞衣褪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踏莎行·映竹幽妍
- 風前蘭麝作香寒,枝頭煙雪和春凍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踏莎行·粟玉玲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