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7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日映宮墻柳色寒,笙歌遙指碧云端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相和歌辭·長門怨
- 磧迥三通角,山寒一點旗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塞上曲
- 春入江梅破晚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春入江梅破晚寒
- 一天和氣轉春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香霧氤氳結彩山
- 良月霜晴,小春寒淺,瑞蓂九葉朝飛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良月霜晴
- 小梅香淺不禁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浣溪沙
- 顯一輪孤月射寒潭,實無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元本當初
- 獨攜尊酒上高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草市人歸日落
- 嘆浙民轉徙,怨寒嗟暑,荊襄死守,閱歲經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國步多艱
- 玉蕤不動,月輪寒浸國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念奴嬌·歲華漸杪
- 雪態冰恣巧耐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鄉子·梅蕊露鮮妍
- 珠有清香雪太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鄉子·莫作俗花看
- 翦玉蹙花苞,臘寒時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感皇恩·翦玉蹙花苞
- 正章調南呂,迎寒時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瑞鶴仙·朔朝逾六後
- 又只恐、東風破寒來,伴神女同歸,閬峰仙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洞仙歌·蓬萊宮殿
- 竣熙事清曉輕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夜來霜雪重,怕寒無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小重山·不是蛾兒不是酥
- 單衣猶未試,覺寒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小重山·鼓報黃昏禽影歇
- 今番桂影,也應寒重,不放新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眼兒媚·慘云愁霧罩江天
- 荊溪亭下,晚秋寒薄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秦樓月/憶秦娥
- 獨紅梅、自守歲寒,天教最後開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折紅梅·睹南翔征雁
- 逞素容、探暖欺寒,遍妝點、亭臺佳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瑤臺月
- 影靜野塘空,香寒霜月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戛金釵
- 一劍橫空星斗寒,甫隨平北復征蠻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題武夷
- 燕濕飛猶快,花寒色更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雨
- 廉纖小雨破花寒,野雀爭巢斗作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再和
- 旗凍沾天仗,槍寒拂羽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酬楊樂道待制詠雪
- 難開密葉不因寒,誰翦鵝兒短羽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吳正仲聞重梅已開見招
- 去歲逢今日,雨寒田舍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寒食偶書
- 月落西樓露氣寒,大明將謁望清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
- 永日當人語,輕寒逆雨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擬張九齡詠燕
- 月色明還暗,云寒散復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夜陰
- 峰頂應多雨,天寒始發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穎公遺碧霄峰茗
- 獸餒行迷穴,禽寒立并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三和景仁對雪
- 聞到罽庭尤苦寒,譯言揉耳不譏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
- 洞庭五月水生寒,盧橘楊梅已滿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唐紫微知蘇臺
- 細雨梅初熟,輕寒麥已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錢駕部知邛州
- 誰意斗晴後,苦寒勝北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欲雪復晴
- 紅芳紫萼怯春寒,蓓蕾粘枝密作團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杏花
- 弓勁添氣力,甲寒侵骨髓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對雪
- 仆瘦途中病,驢寒雪里騎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風靜衙門戟,霜寒郡閣鈴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寇諫議赴青州
- 臘月滁州始覺寒,年豐歲暮郡齋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臘月
- 初秋微雨造輕寒,倚遍東岑閣上欄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歸城中再用前韻
- 年老恐話長,天寒怕歸晚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冬不出吟
- 有暖溫存物,無寒著莫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樂春吟
- 富貴固難愛,貧寒易得愁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立秋日川上作
- 我饑亦享食,我寒亦受衣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知幸吟
- 日落狐鳴冢,天寒犬吠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吳松道中二首
- 榛林闇漠猿狖寒,苔蘚侵淫螺蚌濕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酬李唐臣贈山水短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