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5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祗緣今歲寒差甚,故比常年花較遲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汪丞招飲問梅
- 春當濃處寒猶在,寒肯消時春漸還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孫王渡
- 擘蓮房拍寒,雪藕孔玲瓏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暑酌
- 雨外虺隤寒食路,花邊格磔故鄉心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贈衡山侯霖
- 拾橡祠邊寒聽雨,紉蘭院里夜分衾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寄戴石屏
- 夜霜竹屋寒無奈,一笑持杯壽此兄。 -- 出自宋·張道洽·梅花七律
- 玉膚耐得寒如許,薄薄輕綃翦作裳。 -- 出自宋·張道洽·梅花七律
- 世道已如寒日晚,惟消把酒賦三休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和薛仲止漁村雜詩十首
- 布帛可御寒,谷粟能療饑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中興更化詩
- 嗟吁寄跡寒梅下,白首青燈哭訴天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次胡潛父先輩
- 心香都在寒梅上,宇宙常逢不老春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寄壽二親三首3
- 夜來獨臥寒無寐,憶殺黃紬舊破衾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束起
- 曉霜媒薄寒,巖壑失故綠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玉梁道中雜詠
- 熱即取涼寒向火,是中消息幾人知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談道
- 月白霜輕寒剪剪,筑成萬里客愁城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展轉
- 燕未成家寒食雨,人如中酒落花風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春日
- 近來世念寒煙薄,已辦青蓑理釣綸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臨川憶舊
- 一雨拉將寒食過,百花讓與牡丹開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晚春喜友人至
- 薄游草草寒侵袖,遠思悠悠風滿軒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追賦暮游
- 空城點滴寒沙雨,故國凄迷斷礎煙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秋懷酬仇仁近見寄
- 不知風露寒,深坐翠微間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晚步
- 長記湖邊寒食節,柳絲曾折贈同心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佳人春思
- 嬌魄年年寒食節,定應湖上作鴛鴦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蘇小小墓
- 猶憶年時寒食祭,天家一騎捧香來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夢中作
- 凄凄昆山寒,冉冉谷水枯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訪二陸故居
- 白頭臣朔寒無履,待詔金門霜滿天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漢宮冬詞擬溫庭筠
- 何年寫此寒林趣,精絕未數左手王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莘叔耕畫梅雪軒(叔時名野,世居湖之蓮花莊
- 惆悵年年寒食近,白楊風起為興哀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陳氏先壟圖
- 極目更清寒,漪漪澄遙滓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苕霅溪
- 風吹波上寒,凄其感秋氣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由竹溪至梅蹊書贈莫云樵
- 老蟾玉杵寒丁東,鸞尾輕輕飛碎紅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守宮詞
- 行人欲斷寒煙外,遠燒時明亂葦間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曉過淮陰
- 七里岡前寒雪霽,三茅峰頂暮云齊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金陵道中
- 霜深楚水寒。 -- 出自清·蔣春霖·唐多令·楓老樹留聲
- 玉人斜倚寒無那,兩點春山日日愁。 -- 出自清·葉小鸞·詠畫屏美人(二首)
- 九月氣早寒,河冰已堪渡。 -- 出自明·徐有貞·感寓(三首)
- 孤砧已報寒消息,欠問眠鷗覓芰荷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即事
- 金仙百尺寒亭亭,千人萬人挽不行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金銅仙人辭漢歌
- 青津碧荻寒不枯,園丘紫柰天下無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用言客談奉謝
- 冰蠶吐絲寒玉蒼,老龍磨角玄云香,半生食汝充饑腸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舊有歙硯雅宜墨鑱賤號于陰以亂亡去十余年
- 帶霜楓葉寒供火,隨月梅梢瘦入窗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詠眠窩
- 霜空雁落寒陵膚,西溪女郎織春蒲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蒲蓆歌
- 芙蓉露瘦寒花鈿,鳷鵲樓空冷銀燭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臨邛道士招魂歌
- 山風長夜寒,兀兀挑青燈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素庵壁間六首
- 撥殘爐火寒方盡,開到梅花歲已除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寒夜
- 藥鼎施人寒種火,菜畦行虎宿無籬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新羅巖
- 蟾蜍銀窟寒,不穴死水蟆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中秋翫月宴友
- 山高天早寒,水深潛浪生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錢張郎中
- 簾幄書生寒,復見詩筒來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臨江鮑守示詩二篇因寄之
- 風色著人寒料峭,日光生野暖融怡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發蔡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