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3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水煙寒更白,山氣曉微紅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登三鄉寺閣
- 霜威寒更清,霽色鮮可染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龜山夜泊書事
- 江南寒薄春嘗早,花卉入春先自老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寒食梨花小飲
- 罏灰寒更劃,燈灺落仍挑,相看數漏板,后會誡重要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楊叔武北堂夜話
- 孤城寒柝夜迢遙,誰道劉郎有天馬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一日
- 江云寒薄不成霜,九月登高菊未黃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北園登高即事呈諸同僚
- 驚釣寒魚拖糝去,忘機閒鳥信潮回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漳南十詠·南溪
- 夾幕寒波顫,前峰古黛皴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序賓亭
- 二月寒猶在,春云濕未開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初聞雷聲
- 江東寒近臘,野寺水天昏。 -- 出自唐·任翻·冬暮野寺
- 稍稍寒木直,彩彩陽華新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秋庭貽馬九
- 日夕寒風來,衣裳苦不早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田家雜興八首
- 泉澄寒魄瑩,露滴冷光浮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中秋月
- 過楚寒方盡,浮淮月正沈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喻坦之下第還江東
- 眾山寒疊翠,兩派綠分聲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處州洞溪
- 促韻寒鐘催落照,斜行白鳥入遙空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登龍瑞觀北巖
- 蟆陵寒貰酒,漁浦夜垂綸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別喻鳧
- 地氣寒不暢,嚴風無定時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歲晚苦寒
- 前春寒已盡,待閏日猶長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閏春
- 垂地寒云吞大漠,過江春雨入全吳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水墨松石
- 灞上寒仍在,柔條亦自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途中逢孫輅因得李頻消息
- 倚棹寒吟漁浦月,垂鞭醉入鳳城塵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弟子伍秀才赴舉
- 馬首寒山黛色濃,一重重盡一重重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出東陽道中作
- 水廟寒鴉集,沙村夕照多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
- 別有寒雕掠絕壁,提上玄猿更生力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龔光大師草書歌
- 蕭條寒日落,號令徹窮邊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下曲七首
- 只應寒夜夢,時見故園花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下曲七首
- 白頭寒枕石,青衲爛無塵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僧野和尚
- 子愛寒山子,歌惟樂道歌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赤松舒道士二首
- 楚木寒連寺,修江碧入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海邊見羅鄴
- 老□寒披衲,孤云靜入廚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離亂后寄九峰和尚二首
- 疏鐘寒遍郭,微雪靜鳴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寒夜有懷同志
- 陶侃寒溪寺,如今何處邊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夏日晚望
- 薊門寒到骨,戰磧雁相悲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薊北寒月作
- 杳杳寒山道,落落冷澗濱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杳杳寒山道
- 可笑寒山道,而無車馬蹤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人問寒山道,寒山路不通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登陟寒山道,寒山路不窮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一向寒山坐,淹留三十年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一住寒山萬事休,更無雜念掛心頭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客難寒山子,君詩無道理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久住寒山凡幾秋,獨吟歌曲絕無憂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形容寒暑遷,心珠甚可保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棲遲寒巖下,偏訝最幽奇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寒山寒,冰鎖石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三字詩六首
- 家有寒山詩,勝汝看經卷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拾遺二首新添
- 經春寒色聚不散,逼座陰陰將下雪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觀裴秀才松石障歌
- 習家寒食會何頻,應恐流芳不待人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遙和康錄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園林
- 是時寒光澈,萬境澄以凈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鄭方回
- 格將寒松高,氣與秋江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蘇州韋應物郎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