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已是秋陰更夕曛,亂山高下起寒云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山城秋日野望感事書懷詩五章呈吳龍圖
- 遙望玉宸端象簡,宛然身在廣寒宮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張屯田雪中朝拜天慶觀
- 風攬亂鴉盤古木,雨催群鷺下寒汀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閑居院上方晚景
- 丞相英靈消未消,絳帷燈火颯寒飆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謁文山祠
- 草滿寒塘水滿陂,山銜落日浸寒漪。 -- 出自宋·雷震·村晚
- 堂上只容瞻像設,寢中那復問寒暄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登仕郎曾忠佐迎母王于樂氏母許新居成即歸于
- 瑞氣輕籠合殿香,上尊初破早寒霜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金國賀會慶節使副到闕紫宸殿宴致語口號
- 鼎欲大亨須玉鉉,井於冽食定寒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同孫子直和李參政東園韻十絕
- 玉佩瓊裾萼綠華,銅瓶清浸廣寒家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梅兩絕
- 魚舞新磨鏡,鷗飛小畫屏,梨花寒食近,誰與管飄零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溪行
- 獨於和議植赤幟,坐令火德然寒灰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續洗兵馬上李制置
- 前行戒后謹毋忽,淺處著腳深寒心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發閬州二絕
- 趯趯和樂躍阜螽,沾沾啁哳瘖寒蛩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羅浮高壽崔制置
- 篠下若人元不死,春風吹雨著寒根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林氏著薦亭
- 曉市人煙披霽旭,夜潭漁火斗寒星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宿延平津
- 君言區處果得術,勢類秋隼持寒雜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道中寄福州王祠部
- 庭草銜秋自短長,悲蛩傳響答寒螀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秋日
- 萬里碧天紅日晚,數聲新雁送寒來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秋晚即事
- 遠路東西欲問誰,寒來無處寄寒衣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君不來
- 如剖夜光歸暗室,似驅春氣入寒枝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謝王大夫奏表
- 晴卷風雷歸故壑,夜和猿鳥鎖寒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應天寺上方兼呈謙上人
- 深擁紅爐聽仙樂,忍教愁坐畫寒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雪中寄薛郎中
- 夜雨旋驅殘熱去,江風吹送早寒來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感時三首
- 慵甚嵇康竟不回,何妨方寸似寒灰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樵父貌饑帶塵土,自言一生苦寒苦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樵叟
- 聞說情人怨別情,霜天淅瀝在寒城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別
- 謝公南樓送客還,高歌桂樹凌寒山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裴端公使君清席,賦得青桂歌送徐長史
- 十里溪山新雪后,千家襟袖曉寒生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冬夕江上言事五首
- 紅爐暖閣佳人睡,隔簾飛雪添寒氣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菩薩蠻·曉來中酒和春睡
- 自得君王寵愛時,敢言春色上寒枝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帝宮詞
- 卻向從來受恩地,再求青律變寒枝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上禮部侍郎陳情
- 霜拍井梧干葉墮,翠幃雕檻初寒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臨江仙·霜拍井梧干葉墮
- 名為和糴實強取,使我父子長寒饑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罷糴行
- 門掩多年生綠苔,想師心地似寒灰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題蕭山只園寺門
- 今日重來堤樹老,一簪華發戴寒星。 -- 出自宋·汪藻·宿酂侯鎮
- 面千步回廊,重重簾幕,小枕欹寒玉。 -- 出自宋·王觀·雨中花令·百尺清泉聲陸續
- 霜瓦鴛鴦,風簾翡翠,今年早是寒少。 -- 出自宋·王觀·天香·霜瓦鴛鴦
- 鳴鳩春{彀弓換子}先疇廢,寒蝶秋菘老輔荒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偶作
- 聞道今年春信早,梅花不怕馀寒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臨江仙·聞道今年春信早
- 梅蕊舊年迎臘雪,月華今夜破寒云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浣溪沙
- 簾幕深深清晝永,玉人不耐春寒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臨江仙·簾幕深深清晝永
- 桐葉飄零月似冰,并河燈火夜寒生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洪橋客窗枕上
- 未許蜂知,難交雀啅,芳叢猶是寒叢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滿庭芳·未許蜂知
- 夜半春陽啟,東風峭、猶帶去年寒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風流子·夜半春陽啟
- 聞說青腰夜雨霜,水沉水麝泄寒香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次韻周少隱梅花三絕
- 江夏無雙舊姓黃,末科容我出寒鄉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次韻伯父工部見慶塵忝之什
- 莫話衣冠一酸鼻,回思戎虜幾寒心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避地復歸故鄉
- 飲罷歸來未能寢,微吟擁鼻數寒更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超然翁韻二首
- 道士張君見奇古,精力強明奈寒暑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寄題張道士招真閣
- 乘興來尋老樹村,接談才只敘寒溫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簡龔令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