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寒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風(fēng)清露肅片云閑,耿耿寒光沐萬山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壬申九月初十歸自邑中兩絕
- 月蕩秋光滴翠空,英英寒色萬山同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次韻草堂二首
- 夕陽(yáng)有意為人留,斜映寒江著小舟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六十叔二絕
- 礙檐敲瓦宜芟去,好伴寒松澗壑聲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窗前竹
- 春工剪水巧先呈,不夜寒光滿地瓊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次沈節(jié)推韻
- 春風(fēng)桃李人應(yīng)識(shí),要看寒溪澗底松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清貞褚道士攜羅丈唱和訪余求詩(shī)予非能詩(shī)者辭
- 銀杯逐馬天階路,何似寒江伴釣蓑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得雪稱賀馬上得五十六字
- 種此南窗下,醉眠風(fēng)雨寒。 -- 出自宋·杜柬之·云安玉虛觀南軒感事二首
- 頃年應(yīng)聘漫談經(jīng),喜向寒窗訪聚螢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南平教授勾子甲見訪于益昌自言正在華陽(yáng)時(shí)渠
- 我心如古人,作詩(shī)歌歲寒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校書西衙枕上呈劉原朝
- 何時(shí)許我棲云榻,夜掃寒爐煮雪花。 -- 出自宋·段讓·羅漢寺
- 持杯睥睨不逾時(shí),一派寒聲落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樊處恭·大滌洞天留題
- 五老峰排連戶色,萬山寒聳入云株。 -- 出自宋·范雍·句
- 快瀉萬斛珠,濺沫霜雪寒。 -- 出自宋·范宗尹·題雁蕩山
- 誰歌返招隱,口待穢襪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
- 薰風(fēng)交割近,特地更春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漫興九首
- 鸚鵡雖能語,芙蓉豈耐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旅悶十首
- 四海頌聲作,白屋無復(fù)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擬詠貧士七首
- 誰呵凍筆解吾愁,畫到寒天欲盡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雪后
- 萬家應(yīng)慟哭,五月更恒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
- 奈何尚欲誅奸鬼,亹亹寒窗筆不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悲歌五首
- 近午初微暑,侵晨尚薄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初夏六首
- 多病全然懶,微涼尚未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后秋思五言五首
- 松陰佳處路宜遲,裹袖寒鞭馬上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日北山寺二首
- 云出云還兮人世晴雨,寒拾槲葉兮以襦以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山中之樂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內(nèi)蘇德翁歸嚴(yán)瀨并
- 湖海襟期落,山林骨相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劉伯宣尚書至五首
- 何當(dāng)日燕丹池水,長(zhǎng)共寒猿嘯月霏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袁提學(xué)題皇甫真人清虛庵二首
- 愁與思妨寐,霜兼雪倍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寒夜
- 筍出一春醉,樵深三伏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十一日早問政山房三首
- 身同落葉常無定,□比寒花似較長(zhǎng)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月八日賓旸攜酒西齋晚登秀亭次前韻
- 勿言官職小,足庇戶門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曹鼎臣君鑄二首
- 食貧破硯驚猶在,身瘦寒衣覺漸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八月三十日曉晴
- 寢不知雷響,愁偏怯雨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病酒良苦
- 底用春風(fēng)急,詩(shī)肩暖亦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殘春感事十首
- 一庵異日歸何處,萬疊寒云未覺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立秋病中再賦
- 柴門盡掩身多病,聽雨寒窗首屢搔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
- 秋宜鴻后冷,春惜燕前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種花
- 通理三白妄自寬,明旦寒檐雪寸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初三日甲子雨次日雪上元方立春
- 塵飛泥涴三春盡,熱熯寒僵一月強(qiáng)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寒熱不調(diào)病一月余
- 欲渡未溪溪坂間,啐野寒烏忽驚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郭熙雪晴松石平遠(yuǎn)圖為張季野作是日同讀杜
- 兒時(shí)曾讀前朝史,幾夜寒燈見淚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半山
- 忽驚一點(diǎn)露,滴人發(fā)間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晨起二首
- 私欲如此大莫大,破入寒獄赦倒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
- 遙聞古屋環(huán)修竹,擬汲寒泉薦苦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滕君賓日
- 如池之酒如林肉,不與寒士作廈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贈(zèng)仇二近
- 西風(fēng)一葉未為稠,積雨寒添客思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張慵庵立秋有懷
- 蜂蝶知何處,猶應(yīng)怯曉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買花
- 曉樓衾薄夢(mèng)回頻,辟戶寒光絕點(diǎn)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二月十三日三橋小雪
- 臺(tái)省多知己,書燈莫遣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葉茂叔淮安教
- 船中寒尚可,未若堰頭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下長(zhǎng)安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