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去年寒食洞庭波,今年寒食襄陽路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襄陽路逢寒食
- 朝光曜庭雪,宿凍聚池寒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相州冬日早衙
- 清笳皓月秋依壘,野燒寒星夜出林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白下
- 稍稍江上雨,聲入窗壁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蘄口道中三首
- 聚書老懶堆塵楮,利劍寒酸蟄鐵蛇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秋日感憤二首
- 好與壯夫同隱約,鐵房寒澀壁塵侵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和人古劍
- 柳梢地面絕微風,一片寒光萬里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對月
- 失今不來還,歲冕將奈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效古
- 不能為臘瑞,空自作春寒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春雪
- 露下秋山潔,鴻飛楚水寒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張直翁
- 一錫出林去,風霜前路寒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奭公抄化
- 背日山梅瘦,隨潮海鴨寒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壽昌道中
- 月蘿春長蔓,風竹暮生寒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題王法師房
- 日晚薔薇重,樓高燕子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雨
- 飛絮春猶冷,離家食更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道中寒食
- 秋入無聲句,山連欲雨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心老久許為作畫未果以詩督之
- 可是天公須羯鼓,已回寒馭作春酣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王堯明郊祀顯相之作
- 人間誰敢著,留得護春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同家弟賦蠟梅詩得四絕句
- 微雨洗春色,諸峰生晚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入山二首
- 微月扶疏樹,空園浩蕩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夜賦寄友
- 云間落日淡,山下東風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江行晚興
- 紅衿映肉色,薄暮無乃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雨中觀秉仲家月桂
- 爐煙忽散無蹤跡,屋上寒云自黯然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小室
- 煙鎖翠嵐迷舊隱,池凝寒鏡貯秋光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題仙居觀
- 將不異客子,分饑復共寒。 -- 出自南北·吳邁遠·長相思
- 早晚燒丹罷,遙知冰雪寒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李道士歸山
- 猿叫江天暮,蟲聲野浦寒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侯山人赴會稽
- 駕頭直指西郊去,曉日寒生講武天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門外晚晴秋色老,萬條寒玉一溪煙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韋處士郊居
- 朗月何高高,樓中簾影寒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相和歌辭·明月照高樓
- 臨水數村誰畫得,淺山寒雪未銷時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書河上亭壁
- 石城歸夢斷,隴月照人寒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遂轉運梅學士巡邊郡四首
- 秋蟬殘韻搖疏樹,夕照寒光下古臺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成安秋望有懷
- 秋憶故鄉魂欲斷,晚臨寒浦思如流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悶書
- 漪漣不動秋塘靜,獨拄寒筇繞岸行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秋日晚晴池上作
- 曾倚西樓吟暮雨,數峰寒碧繞高城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中書秋日有懷青社舊游因書一首
- 霜凄極浦幽蘭暮,波動寒沙宿雁愁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楚江有吊
- 柏酒勤稱壽,椒涂蚤卻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春詞
- 東堂枉把歸來賦,慚愧寒空倦翮還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東堂獨坐懷琳老二首
- 濺濺小水碧逶迤,叢菊寒深蔓翠垂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雨中采石菖蒲
- 黃紬病惰誰如我,碧玉寒清自照人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次韻許簿游響潭回
- 頻憂從者病,可奈故人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逢故人
- 門前賓客鄙可憐,紛如寒蠶饑望葉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呈蔡內翰
- 西檻露團春不管,抱叢寒蝶伴清愁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代張菊
- 金房迎日秀,玉露作香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和王宣義買菊栽二首
- 莫訝全一晚,須知獨耐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和王宣義買菊栽二首
- 玉角蒼堅已照人,冰肝寒潔更無塵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德清五兄寄清茶
- 見爪蒼龍古,顰眉古佛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十月十日訪琳道人於禪靜寺與之徘徊泉石間甚
- 夾道老槐分曉色,出樓寒鼓報衙聲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常山孫令見過仆未起孫題壁而去作絕句寄之
- 卷衲城鐘斷,搘筇岳雨寒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