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在第7個字的詩句
家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齎志齡雖趣,傳家德已流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尚書祠部郎中大理少卿鄒公挽辭二首
- 封邑從夫貴,傳家嗣子賢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彭城縣太君挽辭二首
- 國邸留慈范,皇家肇慶基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濮安懿王夫人挽辭二首
- 京國重陽冊府家,正披墳史獵菁華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陳彥升學士九月校書懷舊之作
- 更有扶衰物,鄰家十八仙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七弟示詩后又改緣字為川字因再次韻
- 考室俟構堂,肥家在忍順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
- 馬牛到處即為家,一卓穹廬數乘車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契丹帳
- 翠巖九曲老仙家,玉女峰頭煉紫霞。 -- 出自宋·孫士廉·題武夷
- 漁師早已中豪家,今旦連舟布新網。 -- 出自宋·孫巖·觀漁行
- 一年三送君,到家能幾程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子寶東歸以嚶其鳴矣求友聲為韻作古詩七章寬
- 清朝貴老成,故家多黃訓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東歸留別幕中同舍
- 逃暑吾無地,將家子在涂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胡婿晉遠赴嘉興酒官
- 名世非科目,傳家豈縉紳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胡婿晉遠赴嘉興酒官
- 平明八十里,到家日未午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小舟過吳江風雨大作夜泊三家村翌日風回到家
- 吾父古君子,公家賢主人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莫子晉丈
- 科目誠尚龍,朝家重選掄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佑侄實赴鄉法吾家讀書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
- 有子能攀桂,偉家匪遺金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應宣義
- 四任奉真祠,一家仰雨祿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湫明詩也以詩定韻為十
- 芳菲去無跡,人家綠陰里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湫明詩也以詩定韻為十
- 肯構詩名著,承家將略明。 -- 出自宋·田瑜·送鈐轄館使王公
- 遙聞難犬聲,人家在何處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韻
- 欲識天顏喜,農家麥有秋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端午帖子詞皇帝合
- 底事常相忍,張家未是賢。 -- 出自宋·王景華·怡怡亭
- 四遠來名士,一家常義居。 -- 出自宋·王綸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義廩真良法,皇家以備先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
- 萬壑千巖我一家,別來空自鎖煙霞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湖南道中三首
- 死節千年在,私家萬事休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過東林吊沈文伯一首
- 安得胡越為一家,春風來訪紅桃花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楊白花一首
- 才子風流是當家,曾傳舊語到天涯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聞秀實歸自臨安有新作戲以小詩寄之四首
- 奕世流芳遠,傳家慶有馀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臧夫人挽詩二首
- 舊典尊王跡,傳家教孝書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曾侍郎挽章
- 道中小吏三四家,邑前傍海饒桑麻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寧廉仲載
- 頌美觀名士,傳家付令兒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挽焦適道寺丞
- 全似襄陽隱士家,只添靈照減丹霞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葉伯宇和霞字韻計再作一篇
- 獨尋空翠到仙家,夾路時傳數里花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發巖頂謁靖應祠
- 幽居無事屬山家,閉卻柴門日未斜。 -- 出自宋·王志道·僑寄山居霍然幾月凡見之於目聞之於耳者輒綴
- 北內風光別,仙家日月閑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壽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閣春帖子
- 勇退甫宴娛,起家俄詔徵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送蓋少卿晞之趙太平州
- 瑤池因到阿母家,笑傲壺中閑日月。 -- 出自宋·魏仲恭·題妙庭觀
- 閒來松下叩仙家,惟見山扉掩碧霞。 -- 出自宋·翁森·訪朱道士不遇題山扉
- 潮信欄邊見,人家樹杪分。 -- 出自宋·吳濟·欄邊
- 鑿井耕田僅萬家,農夫農婦畢絲麻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村居
- 冶城西北似村家,每共尋春到日斜。 -- 出自宋·吳頤·聞寓舍之側花盛開口占絕句
- 素娥昔日宴仙家,醉里從他寶髻斜。 -- 出自宋·吳震齋·王簪花
- 我貧甚去年,全家久食粥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簡林公似
- 唐人詩句自名家,當年登鑒境何賒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望江樓
- 獻歲身留外,思家恨滿中。 -- 出自宋·項寅賓·和范至能元日
- 虛皇天詔下仙家,不久星橫借客槎。 -- 出自宋·邢仙老·詩贈晚學李君
- 梵剎依松外,仙家在竹間。 -- 出自宋·幸元龍·游越山
- 有志風寒地,攜家雨雪途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送葉靖逸之維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