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在第7個字的詩句
家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鄰圃花迎發,東家酒送來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過吳門訪沈野范汭攜酒至因賦
- 萬井炊煙歇,千家市火殘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新秋建安王半隱園應教二首
- 開徑多鄰客,移家只故園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寓范汭家過其友卞潤甫新居
- 帝祉之受,施及家國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
- 明德今方祚,邦家萬世昌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周郊祀樂章·福順樂
- 塞北江南共一家,何須淚落怨黃沙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太和第四
- 泥壁茅篷四五家,山茶初茁兩三芽;天晴男女忙農去,閑殺門前一樹花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臨安道上野景
- 故園歸去已無家,傳舍名留炎海涯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檳城雜感
- 干戈滿地客還家,望里河山鏡里花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過龍華,聞北京政變
- 啗氈使者莫思家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句
- 立身忠孝門,傳家清白規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家訓
- 最憐尋常百姓家,荒煙總似烏衣巷。 -- 出自明·張煌言·辛丑秋虜遷閩浙沿海居民,壬寅春余艤棹海濱
- 事國終無補,還家未有期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立秋日
- 從今四海永為家,不用長江限南北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
- 一旦謁帝閽,還家繡衣新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死亭灣
- 試問欲歸城,誰家借蓑笠? -- 出自明·高啟·雨中留徐七賁
- 樂籍小名收,侯家舊主謳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妓
- 望里煙生是子家,草堂應近脊令沙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江上寄丁校理昆季
- 白對猶憐況主家,春風一面惱腸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美人對鏡圖
- 久治亂所伏,國家失其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王推官赴官譙陽
- 一徑入桑苧,幾家同灌園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書東圃老翁壁
- 楊柳燕差差,鄰家換火時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春日懷諸親舊
- 欲慰春愁無酒家,殘香細雨空歸去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江上晚過鄰塢看花因憶南園舊游
- 大小馮君后,傳家爾最堪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烏城馮明府
- 江水舍西東,鄰家是釣翁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郊墅雜賦(十六首)
- 是時海內圖書家,一晁未議張與李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積善堂
- 即今山川還漢家,泉下女兒聞不聞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陰山女歌
- 他日扁舟去,儂家一笑能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贈天僧
- 報以五字陶謝家,要看素絲難純束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和法琦
- 君今漸作富貴家,平頭奴子紅腰束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和資道山路見菊雜言
- 樵客曉來市,田家夜半舂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途次憶故居
- 春風伴我到僧家,嘆息無名供佛花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高二承宣以長句餉新茶輒次韻為謝
- 信美江山非我家,興亡忍問後庭花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高二承宣以長句餉新茶輒次韻為謝
- 丹府金童善主家,百神聽命靜無嘩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絕粒偶書二首
- 正氣沖融自一家,宦情儒墨共根芽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忠賢祠
- 茂綠林中三五家,短墻半露小桃花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覓茶
- 一覺齁齁,笑仆家越石,聞雞而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念奴嬌·輪云世故
- 忘卻王家與謝家,別有銜泥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卜算子·已怪社愆期
- 乘云徑到玉皇家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木蘭花慢·水亭凝望久
- 冰層雪積,獨伊家、點絳凝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漢宮春·酷愛名花
- 小徑通車轍,全家隱薜蘿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
- 晚遇先皇詔起家,負金蓮炬紫薇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憶昔
- 笑落盡桃花,仆家夢得,重來郎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轉調二郎神/二郎神
- 閩土資生少,農家作苦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田舍即事十首
- 時節澆松近,人家擘紙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寒食清明十首
- 吸視堪傳否,仙家不死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昔陳北山趙南塘二老各有觀物十詠筆力高妙暮
- 童子持竿□,□家掛紙祈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和南塘十首
- 群玉峰頭玉帝家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疊
- 世祿鮮由禮法,家駒勿使荒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明甫赴銅鉛場六言七首
- 聞說醉鄉里,家家設酒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歲除即事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