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在第7個字的詩句
家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兒聲自圓美,誰家兩青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遷居之夕聞鄰舍兒誦書欣然而作
- 東家著孔丘,西家著顏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歸園田居六首
- 度嶺逢梅雨,還家指麥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前韻再和霍大夫
- 琉璃百頃水仙家,風靜湖平響釣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周長官壽星院同餞魯少卿
- 細看卷蠆尾,我家真栗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魯直戲贈
- 定策天知我,忘家帝念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
- 江左風流王謝家,盡攜書畫到天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徐熙杏花
- 官賜二萬錢,無家可歸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劉丑廝詩
- 處處野梅開,家家臘酒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殘臘獨出二首
- 離南為室坎為家,先凝白雪生黃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辨道歌
- 倚山修竹有人家,橫道清泉知我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自興國往筠宿石田驛南二十五里野人舍
- 甚欲隨陶翁,移家酒中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神釋
- 得郡書生榮,還家昔人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周正孺知東川
- 仙人已去鹿無家,孤棲悵望層城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仙都山鹿
- 蘭玉當年刺史家,雙鞬馳射笑穿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劉乙新作射堂(乙父嘗知眉州。此題一作:書
- 仲殊本書生,棄家學佛,通脫無所著,皆奇士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破琴詩(并引)
- 之子于歸,宜其家室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桃夭
- 之子于歸,宜其家人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桃夭
- 君子萬年,保其家室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瞻彼洛矣
- 君子萬年,保其家邦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瞻彼洛矣
- 東門之栗,有踐家室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東門之墠
- 維予小子,未堪家多難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訪落
- 有弟皆分散,無家問死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月夜憶舍弟
- 晚歲迫偷生,還家少歡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羌村三首
- 田父要皆去,鄰家鬧不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寒食
- 瀼東瀼西一萬家,江北江南春冬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夔州歌十絕句
- 遠愧梁江總,還家尚黑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晚行口號
- 卓氏近新寡,豪家朱門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
- 吾客左馮翊,爾家同遁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
- 自古求忠孝,名家信有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,恩命追赴闕下
- 韋曲花無賴,家家惱殺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陪贈附馬韋曲二首
- 幕府籌頻問,山家藥正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
- 野客茅茨小,田家樹木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佐還山后寄三首
- 食德見從事,克家何妙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蘇州李二十五長史丈之任
- 好去張公子,通家別恨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張十二參軍赴蜀州,因呈楊五侍御
- 失學從愚子,無家住老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不離西閣二首
- 萬古一骸骨,鄰家遞歌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寫懷二首
- 農月須知課,田家敢忘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(王契,字佐卿,
- 人情見非類,田家戒其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行官張望督促東渚耗稻向畢清晨遣女奴阿稽
- 全蜀多名士,嚴家聚德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行次鹽亭縣聊題四韻奉簡嚴遂州蓬州兩使君咨
- 豪俊貴勛業,邦家頻出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殿中楊監赴蜀見相公(杜鴻漸鎮蜀,辟楊炎
- 嘗讀唐實錄,國家草昧初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別張十三建封
- 哀彼遠征人,去家死路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又上后園山腳
- 尚覺王孫貴,豪家意頗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李監宅二首(一作李鹽鐵)
- 示我百篇文,詩家一標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鄭十八賁(云安令)
- 處處喧飛檄,家家急競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夔府書懷四十韻
- 多難身何補,無家病不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垂白(一作白首)
- 史閣行人在,詩家秀句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李尚書(之芳)
- 西真人醉憶仙家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西江月·宮粉厭涂嬌額
- 問歸來何日,君家舊事,直須待、為霖了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龍吟·只愁風雨重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