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在第7個字的詩句
家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渡口月初上,鄰家漁未歸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余干旅舍
- 遇物忘世緣,還家懶生計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薛據(jù)宰涉縣(自永樂主簿陟狀,尋復選受此
- 野寺長依止,田家或往還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偶然作
- 為客頻改弦,辭家尚如昨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雨中登沛縣樓,贈表兄郭少府
- 直氏偷金枉,于家決獄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按覆后歸睦州,贈苗侍御
- 慈母憂疾疹,室家念棲萊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北游酬孟云卿見寄
- 舊業(yè)成青草,全家寄白云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秋日夏口涉漢陽,獻李相公
- 出塞佐持簡,辭家擁鳴騶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裴四判官赴河西軍試
- 薄俸不自資,傾家共人費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題冤句宋少府廳留別
- 郗氏誠難負,朱家自愧貧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見秦系離婚后出山居作
- 幾路三湘水,全家萬里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侍御貶郴州
- 何處隨芳草,留家寄白云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春過裴虬郊園(時裴不在,因以寄之)
- 解印孤琴在,移家五柳成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過前安宜張明府郊居
- 故里歸成客,新家去未安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州人孫沅自本州卻歸句章新營所居
- 舉世貪荊玉,全家戀楚云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夏口送長寧楊明府歸荊南,因寄幕府諸公
- 別后難相訪,全家隱釣磯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
- 愛爾文章遠,還家印綬榮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嚴維尉諸暨(嚴即越州人)
- 驛路收殘雨,漁家帶夕陽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康判官往新安(一作皇甫冉詩)
- 藍上舍已成,田家雨新足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子西
- 豈不及阿母之家青鳥兒,漢宮來往傳消息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寶觀主白鴝鵒歌
- 戴星欲赴野人家,曙色紛紛路愈賒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揚州
- 飄零萬里若為家,一夜西風吹鬢華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重陽
- 昨夜分明夢到家,飄飖依舊客天涯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旅懷
- 但愿天下人,家家足稻粱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五月十七夜大雨歌
- 東家筑黃金,西家列珊瑚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鐘圣舉積學齋
- 君貧初赴官,有家不得將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上塚吟
- 斷雁西江遠,無家寄萬金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斷雁
- 車馬燕山鬧,誰家早管弦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初六日即事
- 文章日自負,去家死路傍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劉欽貢元第一百一十二
- 問俗便桑梓,過家拜松楸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送卓大著知漳州
- 東家從王侯,西家事公卿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名姝吟
- 乃知長安市,家家生貴人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名姝吟
- 天地西江遠,無家問死生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思故鄉(xiāng)第一百五十六
- 出鎮(zhèn)兼方伯,承家復列侯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奉酬睢陽李太守
- 世上五百年,君家一千里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又送族侄式顏
- 幕府日多暇,田家歲復登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武威同諸公過楊七山人,得藤字
- 許國不成名,還家有慚色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酬龐十兵曹
- 出塞應無策,還家賴有期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
- 秋負吹客客思家,破帽從渠自在斜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九日呈真直院
- 掛壁疑何用,辭家不可無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詠先牌
- 寄食依鄰里,成家望子孫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落第后歸山下舊居留別劉起居昆季
- 萬嶺岷峨雪,千家橘柚川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夔州班使君
- 有淚沾墳典,無家集弟兄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雪謗后書事上皇甫大夫
- 潘縣花添發(fā),梅家鶴暫來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黎燧尉陽翟
- 破虜山銘在,承家劍藝全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彭開府往云中覲使君兄
- 舊地成孤客,全家賴釣竿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臥病書懷
- 人主人臣是親家,千秋萬歲保榮華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王評事駙馬花燭詩
- 數(shù)里聞寒水,山家少四鄰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暮過山村
- 出門路縱橫,張家路最直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早起
- 昨夜夢見書,張家廳上壁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早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