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在第6個字的詩句
家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國士勞相問,家書無處傳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潤州送友人
- 國有非常寵,家承異姓勛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劉展下判官相招以詩答之
- 延首平津閣,家山日已春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客舍有懷因呈諸在事
- 金鞭留當誰家酒,拂柳穿花信馬歸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公子行
- 不知正在誰家樂,月下猶疑是遠砧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夜聞方響
- 身名長似夢,家計盡蕭然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輦下書懷
- 長安秋晚憶家無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東風偏管伊家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清平樂·曲房青瑣
- 欲同次道傾家釀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七娘子·月光波影寒相向
- 凄風落日酒家天,何事囊中長一錢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次韻王宣義見過夜飲四絕
- 與公正自一家人,公家日月余扃牖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和郭倅見寄
- 圖書多似道家山,池檻清虛不綺紈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屬者觀池檻清明泉激石立蘆叢交碧文禽并絢翛
- 赤縣滯清才,家曾有國來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次韻和酬知開封縣錢易學士見寄三首
- 居喪貧御史,家近亦難歸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贈薛田察院兼呈劉大著
- 離聲銀字調家樂,行李金函鎖御詩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石太尉移鎮許昌
- 官為詩磨折,家因酒破除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王谷推官
- 從軍重疊繼家聲,雅稱風流舊信靈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王衢之任德之推官
- 旅游湘水遠,家寄華山貧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懷宗人仲容
- 程遙過鳳闕,家近見牛山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高生歸青社
- 金銀豈是吾家物,借我虛名付酒臺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偶興四首
- 文章如漢士,家世亦齊人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尹少稷挽詞二首
- 磊落南州士,家聲二百年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致政龍圖給事徐公挽詞二首
- 彈冠定不茍,家庭有書紳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楊安止罷信幕赴調
- 妙齡著足道家山,壯歲升華玉筍班,千里麾符才假手,幾年香火竟投閒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楊待制挽詞
- 詩書坐命名家聲大,簪紱誰令壽歷慳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楊待制挽詞
- 真清在昔傳家世,治狀由來籍廟堂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挽汪南美大夫詞
- 嫩蒲碧水人家好,密竹疏松野寺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清明后一日同諸友湖上值雨
- 極知鼎食君家舊,未厭堆盤苜蓿餐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亞之出示其祖岐公墨跡及惠崇小景且和前韻復
- 深深舊是誰家府,落日畫梁燕語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更比他
- 樊家更共誰家語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踏莎行·珠壓相於
- 少年跌宕,誰家嬌小,繞帶到天明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太常引·便晴也是不曾晴
- 隸分唐漢諸家字,句壓陳黃二子詩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
- 千家悲哀萬家哭,唐鄧征魂招不得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呈陳總領五首
- 十分京洛舊家人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浣溪沙
- 風流文物是家傳,睨血指、旁觀袖手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鵲橋仙·南州名酒
- 東明大士,吾家老子,是一元知非二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鵲橋仙·東明大士
- 青旗沽酒,各家炊熟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拾翠羽·春入園林
- 笑他隔浦誰家,半江疏雨,空吟斷、一犁清曉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祝英臺近·占寬閑
- 勝事園林,舊家陶謝,詩酒相逢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一萼紅·艤孤篷
- 泛然身世,故家休問清白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壺中天/念奴嬌
- 閑扶短策,鄰家小聚清歡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慶清朝·淺草猶霜
- 隱市山林,傍家池館,頓成佳趣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大圣樂·隱市山林
- 宮中只數趙家妝,敗雨殘云誤漢王。 -- 出自·蕭觀音·懷古
- 歲寒虛盡力,家外無強親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春日言懷
- 身輕百戰出,家在數重圍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代宋州將淮上乞師
- 野人宿在人家少,朝見此山謂山曉。 -- 出自唐·王季友·觀于舍人壁畫山水
- 詩家不及禪家樂,坐臥湖光百慮閑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秋月乘興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長橋夜泊南岸旦游
- 為霖事業傳家世,潤澤應難限一方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吳門比月不雨司封使君深閔而精祈俄有佳應謹
- 仙才宣在道家山,卻學幽人欲閉關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彥和與子文相期卜鄰子文作詩以遺謹次韻
- 鄉校叨微祿,家林傍舊峰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再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