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在第4個字的詩句
家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遙望君家何處是,白云溪上小橋橫。 -- 出自宋·趙希玣·山行二絕
- 舉取吾家阿堵物,愧無青玉案酬公。 -- 出自宋·折彥質·謝許君瑤
- 佑我皇家,巽令風行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祭九鼎十二首
- 綏我邦家,福祿來崇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上冊寶十三首
- 恭斂宜家,柔順承天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上明達皇后冊寶五首
- 方欣到家鄉,足覺愁慮簇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觀孔義甫與謝致仕詩有感
- 每來舅家必到此,粵自齒稚今疏牙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示廬山寺老勝師
- 是以還家一百二十日,五回松下問禪因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示廬山寺老勝師
- 雁翅人家千巷陌,犬牙商舶數汀洲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同子忠上西樓
- 定當舉家歡,相慶酌大斗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示女子
- 以經名家,非子誰當。 -- 出自宋·鄭裕·一經堂
- 卻憶內家新賜火,海棠無數出墻頭。 -- 出自宋·周鍔·西湖三首
- 十五鄰家女末行,棹歌端的訴衷情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聽湖州歌
- 便擬移家去城郭,可無萸菊慰慈親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九日祁城外
- 河瀆親家從此號,正人夫豈自興妖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詠史·郭汾陽女許橋神
- 霜晚人家千橘熟,秋晴江上數峰青。 -- 出自宋·周郔·丁酉經由三高亭再和
- 若見田家秋作苦,教人一飯不遑安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城市
- 是處人家搗練忙,天寒日短路偏長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客路
- 宿世仙家十二樓,誤嬰時綱未深愁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山居
- 只似儂家貧亦好,枯桐那得鳳凰來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貧女
- 小市三家聚,前村五里遙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旅館
- 摩挲酒家壁,留著醉時題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春游
- 我愛君家似洞庭,卻疑身在小蓬瀛。 -- 出自宋·朱京·題清芬閣
- 傍水人家密,依山僧寺多。 -- 出自宋·朱南杰·泊崇德
- 天為皇家錫難老,愿將霖雨福斯民。 -- 出自宋·朱南杰·壽實齋侍郎王先生
- 年少良家子,投身事西行。 -- 出自宋·鄒登龍·從軍行
- 珍重僧家能好事,朱欄碧甃壯庭除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右軍墨池
- 薄宦辭家遠,經秋未得歸。 -- 出自元·貢奎·槍竿嶺
- 不見三家采,唯余五父衢。 -- 出自元·周伯琦·八月六日丁亥釋奠孔子廟三十韻
- 汝今還家我羈旅,各勸加餐調寢興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送侄讓還吳
- 人羨過家榮,驚喜爭太息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泰州
- 杼軸萬家供饋餉,旌旗千里亙江湖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二十二日狼山口觀兵
- 既同喪家狗,亦類焚巢燕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至昌樂
- 自嗟農家子,止合老田園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思弟
- 朋舊千家淚,妻孥兩地情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歲暮偶題二十二韻
- 丁令還家骨已仙,更無城郭有山川。 -- 出自元·張昱·送丁道士還豐陵
- 珍重謝家林下客,玉山何待倩人推? -- 出自元·張昱·西山亭留題
- 總是田家門下客,誰于軍府若為情。 -- 出自元·張昱·過楊忠愍公軍府留題
- 雪毳千家帳,冰瓢百眼泉。 -- 出自元·柳貫·同楊仲禮和袁集賢上都詩
- 桃李誰家樹,禾麻傍舍田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逃禪室述懷十六韻
- 孝以保家忠徇國,聚而出戰散歸耕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過安慶追悼余文貞公
- 避亂移家大海隈,楚云湘月首頻回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兵后還武昌(二首)
- 亂定還家兩鬢蒼,物情人事總堪傷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兵后還武昌(二首)
- 吁嗟漢家陵闕荒無主,青山落日秦川下。 -- 出自元·郭翼·行路難(七首)
- 側聞朝家置史館,須得班馬出群材。 -- 出自元·郭翼·漫興(九首)
- 錦里人家,桑柘陰連西崦。 -- 出自元·洪希文·風中柳 水碓
- 城中良家子,半是南征夫。 -- 出自元·陳秀民·送強彥栗歸吳
- 此是君家邱墓,此是君家第宅,緣底不歸來。 -- 出自元·李孝光·水調歌頭 與于云峰
- 弟且還家報兄好,歸期定不過明秋。 -- 出自明·蔡汝楠·途中別舍弟汝言
- 六郡良家齊解甲,騶虞旗卷犒王師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大駕北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