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在第4個字的詩句
家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山陰到家節,猶及蕙蘭春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安法師
- 別處去家遠,愁中驅馬遲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襄國別友
- 洞里仙家常獨往,壺中靈藥自為名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太白老人
- 六月人家井無水,夜聞白鼉人盡起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雜歌謠辭·白鼉鳴
- 相逢去家遠,共說幾時歸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嶺表逢故人
- 狂客誰家愛云水,日日獨來城下游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春堤曲
- 每見鄰家說,時聞使鬼神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隱者
- 昨日韓家后園里,看花猶似未分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患眼
- 路傍誰家子,白首離故鄉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感懷
- 聲如窮家犬,吠竇何誾誾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秋懷
- 月下誰家砧,一聲腸一絕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聞砧
- 突出萬家表,獨治二畝蔬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立德新居
- 乃知田家春,不入五侯宅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長安早春
- 借車載家具,家具少于車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借車
- 朝謁大家事,唯余去無由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盧郎中汀
- 果得僧家緣,能遺俗人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,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
- 遠岸誰家柳,孤煙何處村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留題李明府霅溪水堂
- 繁云兼家思,彌望連濟北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對雨,贈濟陰馬少府,考城蔣少府,兼獻成武
- 本來儒家子,莫恥梁鴻貧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別李氏女子
- 寥落幾家人,猶依數株柳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孫權故城下懷古,兼送友人歸建業
- 乞食山家少,尋鐘野路遙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少微上人游天臺
- 閭閻幾家散,應待下車招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齊郎中赴海州
- 楚客移家老,秦人訪舊稀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蔣侍御入秦
- 方收漢家俸,獨向汶陽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當苗稅充百官俸錢
- 鄱陽寄家處,自別掩柴扉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舍弟之鄱陽居
- 一身不家食,萬事從人求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睢陽贈李司倉
- 只恨漢家多苦戰,徒遺金鏃滿長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疲兵篇
- 小婦秦家女,將軍天上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過李將軍南鄭林園觀妓
- 舊國無家訪,臨歧亦羨歸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王端公入奏上都
- 應訪王家宅,空憐江水平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校書赴東浙幕府(校書工于翰墨)
- 桃園幾家住,誰為掃荊扉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湘中紀行十首·洞山陽(一作洞陽山)
- 繚繞萬家井,往來車馬塵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有所思
- 逍遙仙家子,日夕朝玉皇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清都觀答幼遐
- 漢帝外家子,恩澤少封侯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貴游行
- 云林謝家宅,山水敬亭祠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宣城路錄事
- 禮樂儒家子,英豪燕趙風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崔押衙相州(頃任內黃令)
- 此去儂家三十里,山坳聊可避風塵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揚州
- 北兵去家八千里,椎牛釃酒人人喜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
- 因何張家妾,名與山川存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燕子樓
- 桑棗人家近,蓬蒿客路長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中原
- 人生無家別,親故傷老丑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第一百五十九
- 我已無家尋弟妹,此身那得更無家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九拍
- 出外人家山下路,石頭心事付無言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馬祖巖
- 黃家紫家斗魏姚,夷齊玉立青蕭蕭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竹花
- 輸與君家近,扶桑五色曦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用韻謝前人
- 本是儒家子,學為方外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適庵冊工
- 歸來向家問妻子,舉家盡笑今如此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封丘縣
- 翻羨田家樂,盈盈老瓦盆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過崇德
- 泛宅浮家何日了,莊頭栽竹已成陰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舟次崇德
- 上家山,家山依舊好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梅里七首家于無錫四十載,今敝廬數堵猶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