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家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殺人家印綬,嬖主乘軒輶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贈柯山夏梅月
- 才富家何瘠,官看志愈高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郭仁卿之官三衢
- 慶流家嗣承先澤,學(xué)到孫枝又一傅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劉中齋孫歸三衢
- 昨日家書至,慰我久離群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雪夜不寐偶成短句十首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
- 昔時(shí)家住海三山,日月宮中屢往還。 -- 出自宋·陸軫·七歲作
- 回望家山在云際,夢魂猶對短書檠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韶陽之遷道中呈汪時(shí)法
- 兩三家自為鄰里,一半田皆無主名。 -- 出自宋·梅癯兵·望仙鋪
- 半戀家山半戀床,起來顛倒著衣裳。 -- 出自宋·繆蟾·應(yīng)舉早行(又名應(yīng)試曉行)
- 滿目家園樹,何時(shí)淚葉春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挽親家孟從吾
- 幸自家風(fēng)皇極教,未消宗派祖師圖。 -- 出自宋·錢時(shí)·觀富鄭公及東坡穎濱無垢著名禪派口占
- 誰道家山孤負(fù)月,從初看到十分圓。 -- 出自宋·錢時(shí)·六月望
- 蜀阜家風(fēng)日日奇,萬竹深園暮天碧。 -- 出自宋·錢時(shí)·用守之盟七友歌韻示諸子
- 喜見家山喜見晴,乾坤都屬舞雩春。 -- 出自宋·錢時(shí)·喜見家山答守之二首
- 老夫家住深山裹,彭澤知字在何許。 -- 出自宋·錢時(shí)·有送大本淵明菊者成長句
- 聞有家書□,敲門喚隔房。 -- 出自宋·丘靜山·客鄞江
- 天授家傳此韜略,固應(yīng)堂上有奇兵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又代上張帥太尉
- 一經(jīng)家自學(xué),千佛世題名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送觀過免舉赴省
- 盡裝家具已回京,便覺身如片葉輕。 -- 出自宋·石逢龍·官滿借居
- 知君家住練湖邊,家近東南尺五天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送王昭祖國史吏部歸丹陽七絕
- 君家家學(xué)有傳衣,事業(yè)如何只漫違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挽邑令王公
- 鳳雛家學(xué)在,飛翥看秋高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挽宋邑宰
- 鄴下家聲晚更高,南朝徐庾總兒曹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上劉左史二首
- 但得家聲振金玉,萬釘何必問腰圍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史同叔赴宮教
- 五峰家風(fēng),南北西東。 -- 出自宋·釋本·偈
- 密庵家風(fēng)徹骨貧,密庵有眼且無筋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送悟藏主還姑蘇
- 茶飯家常沒可陪,臨機(jī)元不在安排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接待
- 到得家中重點(diǎn)檢,目前包裹露毿毿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拋柴家丑外頭見,萬象森羅一口吞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衲僧家,不著佛求,不著法求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偈頌五十一首
- 報(bào)慈家風(fēng),淡薄廚堂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唯吾家佛子受賜頗多,物外優(yōu)游恁何祝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都緣家賊難防備,撥亂乾坤見太平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二十首
- 識得家親恩愛斷,更無一物獻(xiàn)尊堂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二十首
- 衲僧家,牙如劍樹,口似龍池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衲僧家,騎個(gè)水牯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不離家舍,常在途中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途中家舍,觸處相逢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衲僧家,達(dá)己靈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初無家似燕,宜有喜如春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雪堂仍舊老師和予送可師新字韻見招復(fù)作五首
- 太平家業(yè)在,千古襲楊歧。 -- 出自宋·釋慧勤·偈六首
- 草店家風(fēng)別,翻云又覆雨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臨濟(jì)家常添缽游,知音才見不輕酬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示化士
- 令下家山方下準(zhǔn),瓢中日月掌中分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送楊高士歸蜀
- 平澹家風(fēng)隨分展,割雞時(shí)暫屈牛刀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送宜長老住林泉
- 衲僧家,端的別,脊梁鑄就渾剛鐵。 -- 出自宋·釋可封·偈二首
- 衲僧家,手是秤,眼是秤,輕也知,重也知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見說家山富海棠,杜陵才短沒篇章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送人歸昌州
- 不是家風(fēng)別,他居禮樂邦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趙州接趙王
- 檀越家中作水牛,收來放去任優(yōu)游。 -- 出自宋·釋了一·頌古二十首
- 落賴家風(fēng)彼此知,粗茶淡飯暫相依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八十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