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9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藍綬裊,蘆鞭駿馬,長安走遍天街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漢宮春·丹詔天飛
- 吾留能幾日,齪齪強安排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北齋
- 死魂未滿眉,擿埴將安程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與英上人游紫霄觀戲述短歌
- 起身齊看船勢側,橈安不動濤頭高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永嘉端午行
- 蚤知定性不生滅,今安得爾庸非天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醫工嘆重贈柳山人
- 砂穴長紅,丹爐已冷,安得靈方聞早修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沁園春 憶黃山
- 有時憤悶須痛飲,長安市上相追隨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放歌行
- 只將真實地,持守足安居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送以道赴漢東兵官因呈繡使吳勝這同年兼簡李
- 已涉一川舟自在,相安眾口麴平和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飽良父弟橫舟
- 意遠已知貪雪月,身安猶欲鎮風波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一碧萬頃堂
- 白帝城頭風日好,永安門外水云閒。 -- 出自宋·李壁·送梁漕帥夔二首
- 開經拜修靜,得道推安期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石橋紋蕈
- 寄來書一紙,別后喜安和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酬劉子至
- 此是洛陽花,尚帶長安日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州宴席上賦牡丹得日字
- 向天涯、依然解后,長安本色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賀新郎·誰主誰為客
- 尚記聯車入界頭,簾安門外麥三秋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肩吾生日三絕句
- 川后且靜波,馮夷亦安流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浣花即席
- 掉頭不肯住,去作新安牧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袁都官知徽州
- 用世無內外,意行獨安詳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周架閣以浙東提干歸平江
- 山陰坐上皆豪逸,長安水邊多麗人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上已領客
- 棄地遄歸疆,余民亦安土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壽四川制置李侍郎
- 學問思辨行,上定靜安慮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李參政湖上雜詠錄寄龍鶴墳廬
- 客僧皆散去,主者獨安眠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大能仁寺
- 天生美實限南北,長安路遠價愈強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廞庭自三山送荔枝分韻得緗字
- 寒衣剪就欲寄君,長安門外無行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有所思
- 腐敗儒自嗟才力窘,安得喚起詩老為細琢礱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東川節度歌
- 飄搖無定棲,一一得安宅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入都一年科舍館五午宴了后得楊園寧屋僻遠市
- 田疇免捐瘠,閭里僅安眠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山居感舊百韻
- 枕籍起更酌,微茫寄安流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山中書懷
- 伯氏乘軺,諸公須又,安排除目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水龍吟·橙黃橘綠佳期
- 公方司獻納,言必及安危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挽崇清陳侍郎五首
- 欲知公之惠,須讀萬安碑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溫陵萬安橋謁忠惠蔡公祠堂留題
- 心亨行有尚,習坎自安流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和王季行制干昌溪即事
- 處處羊腸路,歸路是安便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水調歌頭·處處羊腸路
- 盡道今宵節物,天與安排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晝錦堂·綺轂團成
- 盡瘁元臣食放箸,偷安老守寢凝香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和丁丞相
- 留滯又煩已寄檄,平安且幸竹傳音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九用喜雨韻三首
- 爾吭既沃腹既腴,歸安其藏勿浪逋。 -- 出自宋·朱渙·蟻飲研槽歌
- 愿子理歸舟,復向長安道。 -- 出自宋·朱渙·明月滿庭樹招馬道士
- 江南牡丹凡有幾,德安打頭歙為二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牡丹
- 一日涪州岸,三宿云安邑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過新灘作出峽行
- 山陰亭下羽觴舉,長安小邊簫鼓從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壽襄閫
- 更有余干饒有道,建安堂上聚三高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會饒伯輿徐子薦徐立大三高士一首
- 我已相將,飛棹過長安。 -- 出自宋·萬俟紹之·江神子/江城子
- 休識字,莫嫌貧,方是安閑第一人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嘉熙戊戌季春一日畫溪吟客王子信為亞愚詩禪
- 不為名所累,應是得安居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夜坐月感
- 無桑蠶安食,無蠶我安衣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雜興
- 萼綠華身,小桃花扇,安石榴裙。 -- 出自宋·羅椅·柳梢青·萼綠華身
- 胎仙夜生子,并入平安報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蓮竹鶴
- 忽見洛陽人,鬻鏡長安道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嘆鏡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