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2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高安此去風濤惡,猶有廬山得縱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高郵別秦觀三首
- 臨安老令況同科,相逢豈厭樽中醁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與蘇世美同年夜飲
- 心安里閭適,望益縉紳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韓康公歸許州
- 偷安旋種十年木,肉食還須五母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官居即事
- 長安新硯石同堅,不待書求遂許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子瞻見許驪山澄泥硯
- 身安氣定色如玉,脫遺世俗心浩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宣徽使張安道生日
- 高安昔到歲方閏,大水初去城如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適大水
- 心安即是身安處,自揣頭顱莫問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李方叔新宅
- 心安自謂無老少,不知須發已如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冬至日作
- 心安氣亦安,二物本非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風雪
- 旋安排、闌干十二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瑞鶴仙·彩云棲翡翠
- 長安門外小林丘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江神子/江城子
- 長安父老相語,幾百年見此,獨駕冰輪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鳳池吟·萬丈巍臺
- 長安大道連狹斜,青牛白馬七香車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長安古意
- 長安重游俠,洛陽富才雄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雜曲歌辭·結客少年場行
- 長安多少騎馬郎,尋芳競集桃李場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 其三
- 長安未歸客,應是動心機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庚寅春二月三日甲子大雨雪
- 長安小兒不足數,論文忽有東平武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結交行送武之文
- 長安不見令人老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望長安/蝶戀花
- 長安桃李行應好,解笑劉郎底未還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登海陵齊云樓
- 長安在何許,疑在白日下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長安在何許二首之二
- 長安在何許,疑是青天上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長安在何許二首之一
- 長安觸緒牽情地,不特魂銷骨亦銷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戲答張商老
- 長安道上春可憐,搖風蕩日曲河邊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雜曲歌辭·渭城少年行
- 長安道上春可憐,搖風蕩日曲江邊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渭城少年行
- 長安城中月如練,家家此時持針線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七夕宴懸圃二首
- 長安甲第高入云,誰家居住霍將軍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長安道( 一作宋之問詩)
- 長安南下幾程途,得到邗溝吊綠蕪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維揚送友還蘇州
- 長安美人夸富貴,未央宮殿競光陰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明妃曲二首
- 所安容膝地,何必更多余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張文裕安寒十首
- 謝安不復東山去,爭似阿衡得謝歸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潞公行及白馬寺得留守相公書云名園例惜好
- 長安春酒美,行樂勿令希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王書記之官永興
- 袁安空隕涕,楊震卒蒙辜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邇英閣讀畢后漢書蒙恩賜御筵詩
- 已安四海如三杰,欲散千金比二疏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始平公郡齋偶書二首
- 平安候火出云間,區脫無塵刁斗閑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始平公郡齋偶書二首
- 長安十五驛,重復間川陸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·投
- 長安多偷兒,數輩老為酋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讀張敞傳
- 長安西望腸堪斷,霧閣云窗又幾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·百囀嬌鶯出畫籠
- 長安遷客望朱崖,未喚得、煙霄失路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鵲橋仙 乙未三月,冠氏紫微觀桃符上,開花
- 長安城頭烏尾訛,并州少年夜枕戈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涌金亭示同游諸君
- 便安排、富貴文章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促拍丑奴兒 皇甫季真湯餅局,二女則牙牙學
- 長安自古歧路,難似上青天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 史館夜直
- 長安行路難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阮郎歸 為李長源賦
- 呂安思叔夜,殘月配長庚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 贈答飛卿弟
- 武安君何在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登澤州城北樓宴
- 長安二月多香塵,六街車馬聲轔轔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長安春
- 長安春色本無主,古來盡屬紅樓女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長安春
- 長安十二槐花陌,曾負秋風多少秋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驚秋
- 劉安無復傲,殿殿叩星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感詠十解寄呈楊安撫
- 閑安象設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宗廟歌 皇夏